塑膠這種化合物,在地球上歷久不衰,別以為你扔進垃圾桶後它就消失。
根據各種資料研究顯示,剛發明出來的塑膠,至今依舊好好地存在於這個地球上,只是外型改變而已,例如,從一個寶特瓶變成塑膠微粒,然後進入生物鏈,被浮游生物吃掉,小魚吃浮游生物,大魚吃小魚,我們再吃大魚,然後進了我們自己的肚子裡。
所以,塑膠歷久不衰,算是物超所值嗎?
我去澎湖參加淨灘時,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之前在台灣沿海淨灘時,多半都會認為是岸邊遊客隨手丟棄的物品,如果是從海上漂來的,頂多也是附近的漁船的來源,去了澎湖之後,才知道這些堆積在海邊的瓶瓶罐罐根本是多國聯軍齊攻。
原來,海流的力量這麼大,全世界的海洋本來就連在一塊,透過海流,垃圾就會隨之飄到世界各地。
在澎湖淨灘的工作人員教我看懂寶特瓶身上的條碼,條碼前三碼是製造國代碼,例如,台灣是 471,中國是 690到 695,印尼是 899,越南是 893,日本是 450 到 459,泰國是 885,韓國是 880。
我們撿拾這些瓶罐後順手統計製造國,我這次參與的淨灘,瓶罐統計結果有七成來自大陸,越南次之,台灣第三,其他「比較特殊」的垃圾有漁具用品、漁網之類的捕魚工具,上頭都印有浙江製造,所以可能都是從大陸飄來的。
這說明了什麼?是用垃圾進行統一嗎?純屬玩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海流力量之大,可以把遠從大陸的垃圾吹到澎湖,數量都還比台灣飄過去的多。
我以垃圾為例,感覺很沒意思,若把垃圾換成瓶中信,大家應該會覺得浪漫許多,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瓶中信是一八八六年六月十二日德國遠洋輪保拉號在印度洋拋擲一批漂流瓶中的一個,在二○一八年一月被澳大利亞的一對夫妻撿起來2。
海裡的物品不僅可以隨著洋流環遊世界,而且長壽,現在全球海洋裡的垃圾就是成千上萬倍的瓶中信概念,且汙染環境的程度比玻璃瓶更嚴重。
海廢的殺傷力
根據長期研究海鳥的專家的研究結果,幾乎所有海鳥的肚子裡或多或少都有塑膠片、瓶蓋甚至打火機,紀錄片《塑膠天堂:太平洋垃圾帶》與《塑膠海洋》都有這些令人痛心的採訪拍攝畫面。
影片中的海鳥專家把死亡的海鳥開腸剖肚,一隻海鷗的胃袋被硬生生地撐開約有巴掌般的大小,專家一片一片地從胃袋裡掏出各種顏色與形狀的塑膠片,這隻鳥的死亡,就是因為肚子裡塞滿這些無法消化的塑膠而活活餓死。
這不是一隻或兩隻的偶發例子,而是目前普遍的問題。當然,海鳥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海龜、海獅、海豚、鯨魚等,都是海廢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