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重返撤出八年的中國市場,Google在今年八月時,傳出內部正推行一個叫「蜻蜓(Dragonfly)」的計畫,要打造一個符合中國審查標準的搜尋引擎版本,新聞曝光時,許多人權團體連署向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抗議,當時他強調Google的使命是「為所有人提供資訊」、「我們會遵守每個國家市場當地的法律規範。」
Alphabet主席約翰·軒尼詩(John Hennessy)最近接受《彭博社》專訪時,透露出他內心的疑慮,不確定把帶有審查功能的搜尋引擎帶到中國,會不會是一件好事,「回歸中國市場,就必須向一些核心原則妥協。」他說。
約翰·軒尼詩:必須向部分核心原則妥協
曾擔任過史丹福大學校長的約翰·軒尼詩(John Hennessy),自2004年加入Google董事會,於今年二月接替艾立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擔任Alphabet主席。
執行長桑德爾·皮蔡過去曾多次談起「蜻蜓計畫」,他曾說:「這項計畫仍在很早期的階段,並沒有確定是否真的會推出。」加入內容審查的中國版搜尋引擎,普遍被外界認為與Google的企業核心價值相牴觸,接受《彭博社》專訪時約翰·軒尼詩表示:「我心中一直很掙扎在思考的問題是,即便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受到限制和審查,我們要給中國一個像樣的搜索引擎、有能力的搜索引擎,而不是一個品質不佳的產品,這樣難道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嗎?」
話雖這麼說,卻也難掩約翰·軒尼詩心中的疑慮,他認為中國的規範跟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有所不同,「所有在中國做生意的,都必須向部分的核心價值做出妥協。」
對進入中國有疑慮,但仍相信能創造影響力
時間倒轉到2010年,當時中國政府試圖「限制網路上的言論自由」,Google斷然退出中國市場,八年後,卻傳出Google內部正推行一個叫「蜻蜓(Dragonfly)」的計畫,有意推出配合言論審查的特別版服務,要打造一個符合中國審查標準的搜尋引擎版本,重返中國市場。
約翰·軒尼詩這次的立場,是認為雖然很多時候搜尋服務會面臨限制,但Google因為有能力提供高品質的搜尋服務,可以讓中國用戶因此受惠,這套說法跟執行長桑德爾·皮蔡,先前在《連線》(Wired)雜誌 25 週年峰會上發表的想法類似,當時他說:「在許多領域,Google可以提供比中國現在更好、更優質的資訊。」
在桑德爾·皮蔡心中「品質」就是一大優勢,「在許多領域,Google可以提供比中國現在更好、更優質的資訊。」他以癌症作為一個例子,2016年一名大學生在中國搜尋龍頭百度上,搜尋癌症治療資訊,卻因為找到「假資料」延誤治療而喪命,「這類事件帶給我們沉重壓力,」他補充:「對於進入中國,我認為這要放長遠來看,是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面對用戶資料可能遭到中國當局監控,所引發的人權隱私擔憂,約翰·軒尼詩則認為,這種情況確實應該要擔心,「不過最少要做到讓你的用戶了解這件事情。」他說。
文/高敬原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標題:Google重返中國內心掙扎,Alphabet主席:難道我們沒有改善他們生活嗎?)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