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後探戈到末代皇帝:貝爾納多·貝托魯奇的激進電影人生

2018-11-28 15:14

? 人氣

施奈德聲稱,那一場戲並不在原先的劇本裏,但是貝托魯奇表示,這是一個「荒謬的誤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貝托魯奇最受影評推崇的作品是《末代皇帝》,這部講述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王溥儀的傳奇電影,在1988年橫掃九個奧斯卡獎項,包括最佳電影獎。

這部用英語拍攝的電影,製作歷時四年,並得到當時中國官方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也是第一部獲准在北京紫禁城內實景拍攝的西方電影。

電影拍攝共使用了19000名臨時演員和9000套服裝,21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甚至包括為義國團隊凖備的2000公斤義大利麵。

而最後的成片,不僅是一部引人入勝的華麗史詩,記述了中國在20世紀接連經歷急劇社會變革的一段歷史,貝托魯奇的長期搭檔、從《蜘蛛的策略》就開始為他擔任攝影指導的維托裏奧·斯托拉羅(Vittorio Storaro)執掌的鏡頭下,紫禁城從金璧輝煌的宮殿到成為承載傷痕的歷史文物的影像,成為影史經典。

2008年,貝托魯奇在好萊塢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上留名,後在2011年的戛納影展獲得榮譽金棕櫚獎。

戛納影展官方讚揚貝托魯奇是「義大利電影創作的巨人,將永遠是世界電影的指路明燈。」

貝托魯奇的五部傳奇作品

任何了解貝托魯奇乃至歐洲電影的路徑,都繞不過這五部重要作品:

《同流者》(1970)

在這部電影問世時,貝托魯奇已經憑借其他作品橫空出世,其中就包括在同一年上映的《蜘蛛的策略》。不過,《同流者》是他憑借視覺風格在世界範圍內打響名聲的大作。

這部改編自1951年阿爾貝托·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小說的電影,以義大利法西斯歷史為背景,講述一個秘密警察試圖暗殺曾是他老師的反法西斯主義者的故事。

電影中帶有歌劇意味的獨特影像風格,被指是啟發了後來的「教父」系列前兩部。而「教父」系列的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甚至選擇了貝托魯奇的御用攝影師斯托拉羅,為他拍攝1979年的著名電影《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同流者》為貝托魯奇帶來了第一個奧斯卡提名——不過是最佳改編劇本而不是最佳導演。

《巴黎最後的探戈》(1972)

貝托魯奇(左)在《最後探戈》拍攝現場與白蘭度、施奈德說戲。(圖/BBC中文網)
貝托魯奇(左)在《最後探戈》拍攝現場與白蘭度、施奈德說戲。(圖/BBC中文網)
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圖/BBC中文網)
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圖/BBC中文網)

兩年後,貝托魯奇就得到了最佳導演提名,這次憑的是《巴黎最後的探戈》。主角馬龍·白蘭度也繼《教父》為自己贏得影帝榮譽之後,再度獲提名最佳男主角。

白蘭度在片中飾演一個生活在巴黎的美國人保羅。他在一幢空蕩的公寓中與吉妮(瑪麗婭·施奈德飾)鬼混,借此來消解妻子自殺帶來的情感震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