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時,南韓首當其衝,從聞名全球的「亞洲四小龍」到一週破產,又在接受IMF金援後成為東亞最快從金融危機走出的國家。電影《分秒幣爭》以此時空背景,將當時韓國的政治角力、官商勾結,以及在協議背後的隱患深刻呈現。臺灣的九合一選舉剛結束,諸多候選人都提出「拚經濟、賺大錢」的口號,然而,經濟到底要怎麼拚呢?這是所有台灣人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為什麼台灣人那麼愛跟南韓比?
說起台灣和韓國的「瑜亮情結」,相信這個世代的台灣人都不陌生。為何台灣人會潛意識把南韓視為假想敵?要得到答案,可能要追溯到兩國的歷史背景。1970、1980年代,臺灣和韓國的經濟快速起飛,與新加玻、香港並列,同被譽為「亞洲四小龍」,被視為繼日本之後,亞洲國家經濟發展的典範。當時台、韓兩國皆以勞動密集產業為主,以出口導向的發展策略,使經濟飛快增長,二者在產業結構方面極為相似,經濟成長也都依靠對外貿易,加上兩國主導產業的部分重疊,地理位置又相近,所以經常被拿來比較。
然而,台、韓兩國之間卻有著一個根本性的差異──大財團兼併與中小企業聚落的差別。南韓的經濟體一直以大企業、財團為主,占了全國3/4的GDP,而財團不斷地整併下游產業,並透過向政府、金融機構舉債,是一種「高債務高風險」的高度成長模式。
正因如此,當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時,外資大量離開對於正要轉型的南韓就特別嚴重,電影中一張韓國百大企業列表上,幾乎只剩下一半排名前二十的企業,其他都一間間的因外債高築而倒閉。而同時期的台灣,則因為過去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多數是來自「親友圈」而非銀行借貸,各家銀行幾乎都躲過了這場風暴。
當時的韓國政府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IMF)五八○億美元的援助計劃,並瞄準金融、產業、勞工和政府部門,進行全面性的改革。這一個決定改寫了韓國的經濟史,也使台灣跟韓國逐步走向不同的發展。
IMF的介入是福是禍?
從結果來看,IMF的介入,似乎是拯救了當時陷入困境的南韓經濟。但是IMF歷來備受爭議,其中最大的爭議就在於經濟援助都是「有條件地」批出:受援助國需要實行國際貨幣基金建議的經濟改革,這等於控制了一個國家的經濟自主權,也有經濟學家認為這樣做才能維持國家社會穩定。IMF的介入當然也在韓國激起不少反對聲浪,但當時的韓國總統金大中力抗反對者,希望藉由這次機會徹底改變韓國產業結構。
在接受IMF的協議後,南韓去除了許多無效率的組織,許多企業為了國家政策「被放棄」,金大中更讓外資無限制兼併韓國本土企業,引起民眾反彈聲浪。《分秒幣爭》女主角韓詩賢為韓國銀行貨幣政策經理,她在距離國家破產還剩下一周之時,帶領團隊盡全力阻止IMF的進入,她認為IMF的進入將改變整個國家的經濟結構,而眼前韓國的問題是解決外匯負債,這是兩件不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