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曾經這麼美…造訪過花都的人,都不會忘記這5個平凡而雋永的風景

2015-11-16 11:40

? 人氣

帥哥的制服和工作時的一舉一動,甚至摩托車停放的位置,都讓我覺得再合宜不過了,怎麼看都舒服。難怪有人說,在巴黎啥事不做也不會無聊,光是泡在路邊咖啡座看人來人往,看他們的穿著與互動,也能品出味道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同時代的共同追求

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的廣場上,六座代表不同種族的女神雕像各據一方,分別以地球的六大洲命名,是六位雕塑大家的作品。巴黎除了大大小小的美術館,任何戶外空間、大街小巷都可看到藝術家的心血結晶豎立著。老百姓隨時都可親炙名家傑作,文化、藝術與市民的日常生活實已融為一體。

paris4.jpeg
 

女子坐在馬蒂蘭‧莫羅(Mathurin Moreau,1822-1912)創作的大洋洲女神旁,這尊雕像原是一八七八年為夏樂宮(Palais de Chaillot) 所做,能從貴族官邸的廊下移到街頭讓大眾瞻仰,真乃藝術家之幸。

女神的姿態與表情,表達了既想回首過往,又要朝前邁進的精神,肌骨扭動,讓人感覺到鑄鐵軀殼內的血脈賁張。從鏡頭看去,女神座前的女郎彷彿也是雕像,兩者呈現了不同時代女性所共同追求的獨立與自主。

乞丐與天使

遊客到巴黎,聖母院是必訪之地,我們一家三口也不例外。要去的那天,我一路都在想著高中時讀過的那本雨果名作,以及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鐘樓怪人》。來到聖母院的正門廣場前,一位滿臉滄桑、衣服灰撲撲的老人忽然橫在眼前,朝我伸出一個紙杯,讓我著實嚇了一大跳,彷彿駝背敲鐘人加西莫多突然從黑暗中閃出。

原來,他只是位乞丐,希望我在紙杯裡投點錢。放入銅板後,本能讓我順勢舉起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來不及反應的他,也就這麼永遠地印在了我的底片上。

paris1.jpeg
 

歌德式建築的大門雕滿《聖經》使者,可是對我來說,最搶眼的卻是闖入眼前的這位乞丐。當時覺得是意外,現在將照片放大出來,倒使我起了遐想:他是真正的乞丐嗎?靠乞討度日有多久了?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或者,他其實是在試煉世人的悲憫心、包容心。或許,天使真的會以人們想不到的身分下凡呢?

市政廳廣場之吻

土魯斯是僅次巴黎、里昂、馬賽的法國第四大城市,也是歐洲的太空產業基地,亞洲觀光客較少來此遊覽。我若不是為了參訪「水之堡」,也很可能永遠不會認識這個被稱為「玫瑰之城」(La Ville Rose)的寶地。土魯斯的獨特之處,正是許多古城牆、大教堂、公共建設與民間宅第都以紅磚砌成,到處一片暖紅,即便在冬季也讓人覺得熱情洋溢。在建築以石料為主的歐州地域,這是極為罕見的。

歷史悠久的市政廳廣場(Place du Capitole)占地兩公頃,方方正正地被一般高的四、五層紅磚建築圍著,視野通達。無論春夏秋冬任何季節,陽光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射來,在周遭映出泛玫瑰紅的光影,讓磚牆的表情千姿百態,真是說有多迷人,就有多迷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