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入冬的冷天,伴著時急時徐的雨絲。火車上載滿了急著想要回家吃晚飯的下班族與學生,非常擁擠。但,在火車能繼續行駛前,幾百個人只能在這個密閉的空間裡,呼吸著同樣的空(廢)氣相互取暖--嗯!這不是個好受的經驗。火車上沒有空調嗎?噢!有阿!只是火車靜止不動,連帶的空調也相當不給力。
我無助地望著車窗玻璃,從透明漸漸地變糊、變霧,到最後整片變成白色,直到凝出水珠。四十分鐘後,整個人覺得快要得了密室恐懼症,無法選擇呼吸還是不呼吸,因為隨時都可能被直逼腦門的濃厚濕氣溺斃。「只要能有一口新鮮的空氣,就算得冒著生命危險在鐵軌上奔走也在所不惜!!!」我的心底翻滾著一股想逃出車廂的強烈衝動。
這個掙扎的頻率,在擁擠的空間內,透過二氧化碳,彼此傳導且交互加強。此時,有幾位年輕健壯的乘客,按耐不下焦躁的情緒,起身不客氣地用力敲擊窗戶、試圖扯開車門與車廂頂蓋。只能說,國鐵司機也不是蓋的,早料到有乘客會想暴衝車廂或試圖翻越鐵軌,所以火車的安全鎖已經鎖得緊緊好好的了。
火車終於在停駛一小時後再度啟動。到站下車時,我已經像在地窖裡醃藏多時的菜乾:鹹鹹黏黏、濕濕冷冷。
每次回台灣,都有人問我:「德國的大眾運輸應該都很準時吧?不像台灣……」我都報以一抹無奈地微笑:「應該也還好吧!哪個地方的車子不誤點阿?」
註:本文寫於2014年12月10日
作者簡介:Stella Sun
住在德國已有4年多,本業是從事行銷與產業研究,同時也在顧問公司兼職,擔任德國企業經理人跨文化溝通訓練的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