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擦!」快門一閃,瞬間即是永恆。在拍照時,你最喜歡什麼表情呢?微笑、大笑還是鬼臉?面對鏡頭時,我們總是會下意識地保持笑容,希望留下美麗的相片,但古人可不這麼想,翻開老照片,所有人看起來都不太開心,大部分一臉嚴肅,就算有笑容也是淺到看不出來的微笑,到底是為什麼呢?
古人為什麼都不笑?
翻開老照片或歷史課本,可以發現不管是個人照、團體照,甚至是全家福或婚紗照裡的人表情都非常嚴肅,沒有一絲笑容,和現在非常不同。根據推測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拜託,要保持不動還要微笑15分鐘根本不可能
史上第一張照片出現在西元1826年,是由法國發明家涅普斯(Nicéphore Niépce)所拍攝的《在樂加斯的窗外景色》(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這張照片整整花了8小時才曝光完成。後來,另一名法國科學家達蓋爾(Louis Daguerre)發明了銀版照相法,但也需要15分鐘才能完成一張照片。即使是大人,要整整15分鐘不動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更別說要保持完美的笑容了,因此大部分的人只能面無表情的放空了。
2. 拍照是件奢侈的事
在照相技術剛發明時,拍照是專屬於社會上層階級的奢侈,而就算是上層階級,也只會在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拍下一張照片。對於這些有能力享受的上層階級來說,需要照相留念的都是極其重要的場合,而這時在人前咧嘴大笑很不禮貌。
3. 幹嘛笑,看起來多蠢呀
照片是最重要的紀錄,最糟糕的就是把一張傻笑的照片永遠流傳下來後代子孫。-馬克.吐溫(Mark Twain)
從17世紀開始,歐洲社會有個普遍的觀念:露齒笑是只有下層階級、小孩、醉鬼或小丑會做的事,想要看起來高貴,不要笑就對了。因此即使是以幽默著稱的名人,再拍照或畫肖像畫時都會板起臉來。這個觀念也流傳到了美國,美國著名總統林肯、作家馬克.吐溫都以風趣幽默著稱,但現今他們所流傳下來的肖像看起來都正經八百。
4. 牙齒不好看,露出來太害羞了
在19世紀前葉,口腔保健並不普及,牙醫技術也尚未成熟,一旦蛀牙就必須拔掉牙齒。因此,人們可能不太喜歡露出他們不太美觀的牙齒。但這個原因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畢竟大家的牙齒都不太好,露出來應該都差不多。
不笑的話拍照要說什麼呢?
現代人拍照時為了誘導被拍攝的人露出笑容,有各式各樣的方式。美國、日本人說Say cheese,中國人說茄子、臺灣人說西瓜甜不甜、韓國人說Kimchi(泡菜),那麼需要用嚴肅表情拍照的古人該說什麼呢?在當時的英國,攝影師會要求被攝者說「prunes」,因為這個字的發音會讓被攝者的嘴唇向旁邊繃緊,讓表情看起來比較嚴謹。
拍照為什麼要笑呢?廣告竟然扮演重要角色
以前的人拍照總是一臉嚴肅,那為什麼我們現在卻開始笑著拍照了呢?箇中原因有一大部分必須歸功於著名攝影器材公司柯達(Kodak)。西元1888年,柯達一號問世,目的是要讓所有人都買得起相機、都能享受攝影。但一般大眾不太買帳,不相信這個小黑盒子真的能拍出照片。為了推廣相機,柯達公司大量投放廣告,特別的是,在廣告中不管是拍照者還是被拍的人都掛著大大的笑容,透過廣告,柯達公司扭轉了社會大眾的想法:只要按下快門,就能輕鬆留住美好瞬間。拍照應該是輕鬆、開心的。
在現今這個用手機就能夠輕鬆拍下幾百張照片的時代,照片裡的表情也變得花招百出、千變萬化。不管要大笑、微笑、嚴肅,甚至要大哭都隨心所欲,每個人都能享受拍照的樂趣,下回不妨學學古人來張嚴肅的黑白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