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怎麼死的?奪走10位清朝帝王性命的元凶,正從北京飄洋過海來台灣

2016-01-28 17:48

? 人氣

明代中葉的弘治帝朱佑樘是比較有作為的帝王,政治尚屬清廉,不料也被降「天災」,不知道皇帝作何感想。除了一味給老天爺叩頭外,也實在沒有什麼妙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清代的京城「霾災」就更多了,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某日,原本是科舉放榜,但「黃霧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風,(會試)榜必損壞。」嘉慶十五年(西元一八一○年),「京師入臘月以後,時有霧起霾升,連宵達旦,宛平、大興具有上報。」「瓊島(今北海)霧鎖霾封,難見真容,煤山隱於風霾土雨。宮人隱於殿中,時有探望。」咸豐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入冬以來,雪少霧多,土雨風霾時臨京師,以昌平、宛平為濃重。」

總之,當時的霧霾天氣和今天已非常相像了。這一年,儘管太平天國戰爭依然打得白熱化,但咸豐皇帝原本心情不錯,因為四月,兒子載淳(日後的同治帝)出生。然而,接下來的一系列惡劣事件讓他焦頭爛額,面對霧霾天氣的襲擊,他連下「罪己詔」的念頭都懶得去想了。六月,太平軍首次攻破江南大營,軍威大振,清廷一片垂頭喪氣;接著重慶發生強烈地震,舉國震驚;十月,「亞羅號事件」爆發,英國海軍藉此悍然發動進攻,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更糟糕的是,這年從夏到秋,直隸地區天災不斷,旱災、蝗災水災、在三、四個月內相繼發生。據民國《霸縣新志》記載:「夏旱,蝗,秋大水。」

《清稿史.災異志》載:「八月,昌平蝗,邢臺蝗,香河、順義、武邑、唐山蝗。」民國《平谷縣誌》載:北京「八月初七日至初十日飛蝗蔽天,自南大至,晚禾傷損。」顯然直隸地區雖有水旱之災,但為害最烈的是蝗災。面對如此天災人禍的困局,倒楣的咸豐帝哪有心思去理霧霾天氣呢?

對古人而言,對霧和霾的差別並不清楚,但今天看來,二者區別很大。霧是自然,霾乃人禍。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會降低空氣透明度,使能見度惡化。霾是空氣中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氣溶膠,能使大氣混濁。

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汙染狀態,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表述,尤其是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二點五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凶。

古代,驢馬車是交通主力,有時給王公貴族代步的還有更「環保」的轎夫,周邊也沒濃煙滾滾的煙囪,但北京地勢三面環山,霧霾容易聚集而不易驅散。而身為政治文化中心,建築物不斷增加,人口密度愈來愈高,空氣流動下降,再外加上層階級冬季大量燒炭取暖,空氣汙染在所難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