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情緒的積攢折射出社會病態
恣意享受科技進步的成果當兒,支付高昂代價在所難免。可悲的是,這不再是「社會現象」那麼簡單。它經已攀升至另一層次的依賴和沉溺。不僅涉及各個領域各個階層,且急速加劇。姑且不論眼疾勞,手指肌建炎,低頭頸椎壓迫血管或神經等身理上的傷害,真正令人擔憂的實為另一股無形的入侵式思維-那種明知道沒必要卻控制不了的壓迫感,遂促成焦慮難耐,空虛浮躁。
美國心理及社會學家雪麗‧杜爾寇(Sherry Turkle)指出,智慧手機和社交網站不僅侵擾我們獨處思考的空間,更已逐漸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自面市後,過於炫麗的手機世界讓我們不自覺分心,在待人接物或處事方面難以全情投入一如既往。有溫度的接觸蕩然無存,生活中與周遭的人、事、物更愈見隔斷。此外,當我們慣于透過手機與外界保持緊密聯繫,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資訊對大腦的刺激一旦靜止,莫名的焦躁立刻爬上心頭。不良情緒的積攢因此折射出一種社會病態。
如同精神毒品一樣,網癮發作時,我們就不留餘地把所有的精神都給了手掌裡發亮的方寸螢幕裡,好像這樣才能有效舒緩壞情緒,感覺寬慰。 惡性循環下,我們使勁滑機至冷落了身旁的人事物,英文生字因而有了被杜撰出來的單詞-即由Phone「手機」及Snub「冷落」所組成的Phubbing。這個單詞已于2012 年被納入澳大利亞全國大辭典。可見旋風席捲全球的事實,已不脛而走。
不復存在的深度與溫度
智慧手機乃引領我們走向社會進步的一大體現。各種資訊、新聞及常識傳達大大促進思維訊息與拓寬視野,讓我們具備與時並進的條件。這些正向影響都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互聯網世界很多似真還假的資訊常被「有圖就有真相」的「不二法則」蒙上面紗。很多時候我們不經消化就把眼前所看到的統統照單全收。此外,萬事以「快」為主軸的今天,從前「當面」斟酌慎思下的意見交換(discuss)已被濃縮成如今「當幕」(螢幕)精簡扼要的直評(comment)。這些現象無論在我們思維模式、心性心智體現或是倫理價值觀方面,同樣少了深度與溫度,直叫人感慨。
我們或許忘了,許多生活技能與學問追求,始終需要高度的專注力與韌力。 若沒能具備深度思維、沉潛蓄勢的能耐以及善於獨處的心理素質,網路技能再純熟腳步再快,也難有創意的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遑論成大事了吧? 至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不論夫妻、父母與孩子、上司與下屬乃至同輩之間,不用心不專注一樣引發情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