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專欄中,我描述了摩爾定律和勞工生產力之間巨大的鴻溝,有些讀者也許會好奇:摩爾定律和勞工生產力有啥關係?為什麼要放在一起比較?
事實上這兩者的確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但如果理解到摩爾定律是「電腦計算能力」的基本驅動力,而電腦計算能力又是我們用來提高現代社會各種應用的效率的重要工具,社會各種應用效率如果提高,理論上人類的生產力應該也要提高——了解到這點之後,下面這張圖兩條曲線之間的鴻溝看起來突然無比巨大。
為什麼電腦計算能力持續指數成長,但最終勞工生產力卻遠遠沒有等比例受惠呢?
事實上摩爾定律並不是自然定律,而是由產業競爭結構所產生的——半導體公司如果不想辦法在十八個月內將自家的電晶體密度翻倍,就會輸給競爭對手。
換句話說,儘管這個定律描述的是高科技的半導體業,但其分析確徹徹底底是商學院的範疇,與科學理工學院一點關係都沒有。
追逐著摩爾定律的半導體供應商,在他們訂定的研發進程中,並不會考慮到終端需求,只會一心盯著競爭對手的資本支出和研發進程。換句話說,摩爾定律是完全忽視「供需平衡」的一種商業運作方式,當半導體供應商低著頭猛幹,一直把製程和晶片效能翻新時,他們一點也不在意終端應用是否有跟上。
理論上處理器運算能力加強的話,使用處理器進行工作的效率也應該增加,生產力也應該增加,這點在九十年代個人電腦崛起,乃至於兩千年初期行動運算崛起時,都還勉強算是成立的——每次隨著硬體升級,使用者總是能感受到效能提升的好處。
但使用者使用應用軟體是有僵固性的,除非有必要的原因,使用者通常傾向持續使用已經使用習慣的軟體。雖然處理器每十八個月就翻倍效能,但包含各種軟體包含Windows、Office或Adobe等,卻明顯比十八個月長很多。很多時候軟體的更新並非使用者所需,但軟體公司以各種方式強迫使用者付費升級,很多使用者忿忿不平地升級軟體後,仍然以舊的方式工作著,效率或生產力並無太大變化。
在這種舊模式中,「摩爾定律」宛如毫無感情的暴君,冰冷而理性地不斷驅動著這些「消費者」臣民們。暴君和臣民開始出現巨大的鴻溝,而且這個鴻溝隨著摩爾定律義無反顧地前進,越拉越大,越拉越開。
然後科技新創的民主就誕生了。
回頭看起來我們也許可以把臉書創辦的2004年視為科技新創民主時代的元年。這個無比成功的科技新創,一直到2012年上市時,都還被不少人批評缺乏技術和專利,但像彼得・提爾這樣真正有遠見的風險資本家,早在2005年就發現像臉書這樣「網絡效應」強大的新創公司,是不需要技術保護的,單靠網絡效應就能夠取得絕對的防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