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陳先生孕前檢查意外得知精液內無精,進一步檢查,發現右側陰囊有7公分腫瘤,若要治病,只能切除睪丸。北榮團隊在切除的睪丸中顯微取精,讓他幸運一圓生子夢。
男性的精液內沒有精子即稱為無精症。無精症並非指體內完全沒有精子,平均而言,仍有5成無精症男性患者,能藉由睪丸顯微取精手術,在睪丸內找到精子。
睪丸有惡性腫瘤發生率不高,僅占男性癌症的1%,但有惡性腫瘤的睪丸,可能因細胞激素以及生殖細胞本身癌化,會讓該側睪丸內的造精功能變差。一般睪丸癌患者都要接受睪丸根除手術。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科主任黃志賢今天在記者會表示,睪丸癌的好發年齡層正好是生育年齡的男性,病患常會擔心生育的問題,如何讓治病和生育「兩全其美」,考驗醫療團隊。
29歲陳先生在青少年時因左側隱睪症,已切除左側發育不良的睪丸。他去年結婚,婚後夫妻雙方接受孕前健康檢查,又意外得知精液內沒有精子,先被轉介到泌尿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結果發現僅存的右側陰囊有約7公分腫瘤。若要治療,只能把僅存的一側睪丸切除。
黃志賢說,要完成陳先生的生育心願並非不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從切除的睪丸內殘留的少量正常組織中去尋得正常精子。此類型案例相當少見,目前也沒有在其他國內文獻中發現成功治療和生育的個案。
陳先生在手術中先接受右側睪丸根除手術,將切除的睪丸移至另一個手術台,在手術顯微鏡的檢視下執行取精手術。手術順利於殘存不多的曲細精管組織中尋到精子,一部分直接送至胚胎室執行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剩下的部分全部做冷凍保存。
後續在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科醫師李新揚領導的人工生殖團隊協助下,陳太太成功受孕,胎兒健康成長,至今已5個多月大。在生殖醫學中心也庫存有其他冷凍胚胎,若有第二、三胎生育需求也可圓夢。
陳先生受訪時直呼自己「很幸運」,他說,當時獲知無精時四處尋醫,找了4名泌尿科醫師,都建議他要把睪丸切掉,如果要生育就「借精」,讓他非常沮喪,在診間就大哭起來。一直到遇到黃志賢,才知道可能還有機會生育,沒有斷了希望。
睪丸癌幾乎沒有症狀,也沒有痛感。陳先生說,幸好他和太太有做孕前檢查,確定無精且釐清無精的原因,即時治療也救了自己一命。
黃志賢表示,睪丸癌大部分好發於生育年齡的男性,且睪丸癌不會疼痛,但會有不正常的睪丸增大及硬塊。男性可透過陰囊觸摸檢查自身的睪丸,若有摸到不正常的硬塊,或是兩側不對稱情形,就應儘速到泌尿科就醫。
此外,黃志賢說,如果男性有無精症或生育障礙也不要氣餒,應好好檢查,因無精背後可能有致命的原因,應找到原因對症處理。
黃志賢建議,若夫妻雙方已有生育計畫,且未避孕達1年均未成功懷孕,夫妻雙方可一起到醫院檢查,男方看泌尿科,女方看婦產科。
不孕症並非單為女方的問題,根據大規模統計,因不孕而求診的夫妻,單純女方問題僅占1/3,單純男方問題也占1/3,男女雙方均有需矯正的問題占1/3。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