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科館「海洋創意家」成果發表,連結海洋創意與發展可能。海科館今(27)日舉辦「海洋創意家」成果發表暨開展,開展首日邀請吉的堡資優幼兒園基隆分校幼童,以不同造型創意熱鬧登場,師生與家長共同以萬聖節活動,嗨翻活動現場。
創意家查理宛豬(林宛姿)藉由這次計畫,以名為「為你。帶回一片星空」的壓克力顏料的鯨魚畫作,贈與國立海科館永久館藏,「海洋創意家」成果展自今天開始到十一月十二日為止,在國立海科館教育中心展出,創作作品可在海科館館區欣賞,歡迎民眾參觀。
四位藝術家以「連結」為主題 呈現海洋創意
海科館經營管理組主任何林泰表示,今年海科館首次將環境藝術創作,轉型為駐館計畫,以「連結」為主題。分別辦理「國際環境藝術」及「海洋創意家」活動,「國際環境藝術」分三期進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創作八件環境藝術作品,展示在海科館館區,再度成為民眾拍照與打卡的新亮點。
今日開展的「海洋創意家」,則是引進四位不同領域的專家,透過工作坊的連結帶領學員,展開海洋創意發展的可能及多元領域的海洋創意呈現。何林泰說,海科館自103年開始進行的「潮藝術計畫」,是一場「科學性博物館」跨界與「環境藝術領域」交會合作的藝術行動,已創作許多海科館的新亮點。
過程中,海科館不斷思考「博物館」,可以如何跨域產生不同的火花。因此,今年駐館計畫大膽嘗試轉變,除以「一校一藝術家」的合作模式,將原本進駐在博物館的環境藝術家散佈到校園,進行藝術與自然連結外,希望藝術家、博物館與學校連結一起。
藝術家與學生共同為海洋發聲
此外,更希望能引進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為海洋發聲,因此有「海洋創意家」這個系列的活動,主要鼓勵不只環境藝術家來館創作,更希望能藉由不同專家不同領域,「連結」出不同的可能,發展海洋的無限創意。「長毛怪開口吹東風,解救船難擱淺的彰化人祖先?」專家揭開被遺忘的台灣海洋史更多文章

今年以「連結」、「創意」、「海洋」作為號召,邀請四大專業領域專家成為2017年海洋創意家。包括有平面設計新勢力田修銓、金屬工藝教師王韋懿、台北世大運火炬設計師張漢寧和基隆海洋彩繪師查理宛豬(本名林宛姿)四位海洋創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