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也有近4成(38.9%)的感染者認為「愛滋感染身份」是生活壓力來源之一,而生活壓力大者生活品質也較差。徐森杰秘書長表示,感染者的處境與擔憂與社會上持續存在的汙名與偏見有關,許多感染者會將這些汙名內化,進而影響他們的人際互動。據統計,超過3成的感染者會因為感染而減少與伴侶(42.2%)、家人(31.3%)以及朋友(32.8%)的接觸,而與親友的疏離也是讓生活品質變差的因素之一。洪健清理事長強調,「希望大眾可以認識『病毒量測不到就不具傳染力,U=U』的觀念,停止對愛滋病毒的不理性恐懼。」徐森杰秘書長則表示,「建立良好的疾病認同,相信自己可以持續追求更多生活可能性,懂得適時尋求支持,也會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洪健清理事長也分享一位20多歲感染者的案例:該案例當初是已經發病才被確診,然而當年一天需要吃多顆藥物,也擔心吃藥會被家人發現,所以該案例的服藥順從性一直都很差、病毒量控制也不佳。後來在醫療團隊的積極溝通下,他決定讓妹妹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最終,在妹妹的支持與鼓勵下,他開始穩定服藥,回診的時候也不再愁容滿面,現在更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展現在病毒量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愛滋感染者能夠持續追求人生的各種可能!
愛滋病毒發現40周年展,期盼大眾認識愛滋,共同推進零愛滋歧視社會
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表示,愛滋40年一路走來有今天的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可以創造一個愛滋友善的環境,相信未來一定可以達成終結愛滋傳遞的目標。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也搭配發現愛滋病毒的40周年,特別推出「#i自己-愛滋病毒發現40周年展」,將於即日起至12月5日(日)於1914文創產業園區東2B館展出,期盼大眾透過展覽了解感染者的處境、認識疾病平權議題,找到屬於個人的「i自己」 關鍵,共創健康友善、零歧視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