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第三季即將上映,劇中80年代讓演員人手一菸的設定,引起網路社群熱議。1997年號稱全球最嚴格的菸害防制法在台灣上路後,室內抽菸的景象也漸漸絕跡;但在政府將「紙菸」嚴格納管的同時,加熱菸及電子煙卻一直處於無法可管的窘境。日前行政院提出修法草案,是政府首次正視新興菸品這個議題,然而此次修法的政策方向不夠明確,不僅無法完全解決新興菸品以私菸型態充斥市面的亂象,並將使未來的菸品政策更加令人摸不著頭緒。
人手一菸、處處可抽菸,看在老一輩眼裡卻是正常不過的事,但90年代起台灣菸害意識抬頭,從民間團體到政府推動拒菸運動,再加上世界潮流報導菸害事實,我國菸害防制法遂於1997年開始施行。就菸害防制而言,完全杜絕菸品、徹底遏止私有交易,是最完美的終極理想,然而,現實的狀況是世界上仍有吸菸需求,因此菸草減害(Tobacco Harm Reduction)這個菸害防制觀念被正式提出,主要目的為強化菸害防制作為,減少菸草產品對人體健康、社會環境的傷害,「新興菸品」也應運而生。
台灣社會對於「抽菸」的要求日益嚴苛之際,近年「新興菸品」迅速獲得不少吸菸者的青睞,從調查來看,原因包含健康考量、戒菸、便利性等,加熱菸與電子煙已經是台灣消費習慣的「既存事實」。新興菸品可分為「加熱菸」和「電子煙」兩種,和傳統紙菸不同之處在於產生煙霧的原理不同。傳統紙菸透過直接燃燒菸草產生煙霧,電子煙則是利用電子設備將菸油加熱霧化後吸取,而加熱菸是透過電子加熱器來加熱菸草。「加熱菸」和「傳統紙菸」原料含有菸草成分;而在成癮性、二手菸和致癌物方面,則是三者皆有。另外,比起傳統紙菸,新興菸品的菸味殘留較少。
但其需要建立的前提仍是,「新興菸品」並不是完全對健康無害的產品且仍具有成癮性,當前也仍有不同意見討論中。行政院日前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法草案,全面禁止電子煙、加味菸並納管加熱菸。從「物理性」看,加熱菸與傳統紙菸最大的差異在於沒有經過菸草的燃燒而是使用加熱的方式,不同的溫度差異下,吸菸者吸入的並不是菸霧而是蒸氣霧,比起傳統紙菸,有害物質如焦油等含量較少,也相對的對周圍空氣及環境帶來較小影響。菸害防制法的初衷,是達成防制菸害、有效減菸以維護國人健康,因此傳統菸品和新興菸品應有不同的規範來管制,以減害為目標,讓吸菸者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選項,而不是全面防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