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下的流域—科技藝術巡迴模組」首站成果發表 新北市文化基金會結合坪林茶文化展跨域展出

2024-06-25 18:10

? 人氣

「指尖下的流域——科技藝術校園巡迴模組」坪林國小成果發表活動。(圖/新北市文化局)

「指尖下的流域——科技藝術校園巡迴模組」坪林國小成果發表活動。(圖/新北市文化局)

財團法人新北市文化基金會113年在廣達文教基金會、慧智文教基金會、黃京發先生的支持下,全新開發製作「指尖下的流域—科技藝術巡迴模組」,首站在新北市坪林國小展出。今(25)日結合坪林國小茶文化特展辦理成果發表,學生化身小小導覽員,運用數位體驗方式,述說新北流域的自然、社會人文、產業發展與藝術家故事,同時也展出學生的茶染作品及帶領茶席文化體驗的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龔雅雯表示,進入AI新時代,學習跟科技密不可分,新北市文化基金會啟動科技藝術的島嶼漫遊計畫進入第三年,今年特別開發製作「指尖下的流域—科技藝術巡迴模組」,以新北流域知識為主,運用科技結合新北重要藝術家與新北流域相關作品,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跨領域學習體驗。特別感謝各界授權典藏的畫作,包括長流美術館的廖繼春《淡水觀音山》、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陳澄波《碧潭》、李梅樹文教基金會的李梅樹《清溪浣衣》、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的李娟娟《遠眺金瓜石》,以及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提供淘金盤,讓學生除了學習新北市境內流域的自然、社會人文相關知識,也欣賞新北在地藝術家及其經典作品。

廣達文教基金會徐繪珈執行長則指出,廣達長期推動《游於藝》計畫,以實際行動將藝術帶入校園,讓師生輕鬆接觸藝術,「指尖下的流域」展覽模組則進一步結合科技與遊戲,提供學生不一樣的藝術賞析方式,及跨域學習自然與社會人文的體驗,更培訓學生透過導覽,述說屬於新北的在地故事。

坪林國小學生導覽「指尖下的流域——科技藝術校園巡迴模組」。(圖/新北市文化局)
坪林國小學生導覽「指尖下的流域——科技藝術校園巡迴模組」。(圖/新北市文化局)

淡水河為新北市境內最主要的流域河系,由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及淡水河本流等匯流而成,「指尖下的流域」設計三大數位體驗內容,《流域佇佗位?》透過指尖畫線探索新北流域的地景。《流域大代誌!》從大師作品帶出流域知名地景與小故事,體驗延伸小遊戲,包括大漢溪的藍染遊戲、新店溪的划船遊戲、基隆河的淘金遊戲。《流域ALL CHECKED!》提供測驗學習成果,獲得數位證書。

「指尖下的流域」不同於以往媒合藝術團隊到校巡迴展模式,而是由學校自行布展,在校展期較長,拓展更多師生、學校。新北市文化基金會更邀請禮德旭課程團隊設計示範課程,提供老師教學資源,將展覽結合課程深化學生跨域學習。

繼6月坪林首站開跑,「指尖下的流域」下半年將前往新店達觀國小巡迴,114年起開放新北市國小申請巡迴展出,期望新北各地學童都能從小認識所處的生活環境,也能感受科技藝術作品帶來的新體驗,開展多元學習興趣!更多相關資訊,歡迎上新北市文化基金會網站臉書專頁查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