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全聯會也強調,新制5月上路後,政府除須拿出公權力,嚴格執法、稽查外,也鼓勵護理同仁勇於檢舉。在三班護病比正式上路前,全聯會也將繼續朝向逐步降低全日平均護病比的目標來邁進。
護理公會全聯會籲擴增護理之家角色
護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高靖秋表示,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前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於98年曾推動「獨立型護理之家功能拓展計畫-試辦中期照護創新服務」,在護理之家提供5-6床專區,收住急性期後出院需要持續醫療照護或復健的個案,在6-12週的訓練之後,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有顯著的進步。然而現今健保署對於急性後期病人只給付居家護理服務,餘均由病人自費,每月花費需至少破4萬元以上。如護理之家能依其專業提供急性後期照護及安寧療護,並申請健保給付,則可以大幅減輕民眾的負擔。全聯會表示,目前已和健保署協商「護理之家納入急性後期照護及安寧療護的可行性」,期望今年能有初步結果。
照護護病生活 因有護理創新發明而璀璨
為激發會員創新及改進護理技術、用品或照護模式等,增加工作績效進而提昇病人服務品質,護理公會全聯會每年都會舉辦護理創新競賽,每項作品皆是基於「減輕護理人員負擔」、「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護理人員執業環境安全」等立場發想創作。
急重症病人有許多危急的突發狀況,當病人意識改變時,判定病人昏迷指數及監測瞳孔收縮及大小數值變化對評估腦部受傷及急重症病人病情有極重大的意義。為此,馬偕紀念醫院陳明琪護理師設計「筆型手持式瞳孔檢測器」,以方便有效的器具評估病況變化,期能早期診斷、儘早治療。
近年來,臨床使用安全針具取代了傳統針具,雖大幅降低工作人員針扎率,但目前常用的安全針具的致命傷是注射完後針頭離開皮膚時針頭仍然外露,沒有遮覆,導致使用者仍處於針扎危險中。有鑑於此,慈濟科技大學林祝君副教授開發了「旋轉回縮式安全針具」,具安全覆蓋性有效避免針扎情形。
臨床上發現護理同仁剝安瓿(音同剖)時,常因安瓿的材質及剝開的施力點錯誤,導致無法順利剝開,甚至將安瓿直接捏碎而割傷,為幫助護理同仁以安全、省力及省時的方式將安瓿打開,臺中榮民總醫院賴曼云護理師創作「安瓿剝開器」,可將不同尺寸之安瓿剝開部份包覆,避免破碎玻璃傷及工作人員或污染安瓿內容物。
不僅如此,臨床上有感於過去每當院內急救狀況發生時,有時因場景忙亂,眾人可能一窩蜂的搶做救人步驟,卻忽略掉後續準備。屏東寶建醫院護理部督導林儀貞表示,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但一急起來容易顧此失彼。故院內同仁發明了一套「急救健康操」,結合簡單體操,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明定急救時人員的「就定位置」。
林儀貞指出,急救事件發生時,該樓層上方和下方病房需各派一名護理師支援,該套救生操就規定,上層來的護理師負責給藥、下層的需就定「抽痰位置」,其餘人員也各有工作分派,如此一來就不再搶工作,讓忙亂的急救過程中也能不失專業,不僅榮獲106年度的護理創新獎佳作,也大幅增加醫院在急救時的「完整性」,翻轉整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