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愛滋共識 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

2020-08-27 23:43

? 人氣

「愛滋認知與焦慮程度大調查」了解台灣民眾面對愛滋感染者心態,左起台灣露徳協會副秘書長古佳蓓、公共事務主任藍元亨,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陳威圻,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醫師林錫勳。(圖/台灣露徳協會、台灣感染誌協會提供)

「愛滋認知與焦慮程度大調查」了解台灣民眾面對愛滋感染者心態,左起台灣露徳協會副秘書長古佳蓓、公共事務主任藍元亨,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陳威圻,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醫師林錫勳。(圖/台灣露徳協會、台灣感染誌協會提供)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為達成2030年的終結愛滋計畫,訂定2020年「90-90-90」的目標,且為提升感染者生活品質,更進一步提出了第四個90,即為「90%病毒量受抑制的感染者有良好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依我國疾病管制署公布之最新統計數據,台灣愛滋防治於前三個90已達成「88-92-95」的優異成績,而台灣在第四個90的表現究竟如何,為此社團法人台灣露徳協會、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與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共同發起「愛滋認知與焦慮程度大調查」,以深入了解台灣民眾面對感染者的心態,並揭露感染者於家庭、就學/就職以及就醫的真實困境。

了解卻焦慮 醫師強調:沒有就是不會

調查中發現,民眾雖於認知積分平均獲得7.7分(滿分10分),但面對無任何感染可能性之情境時,焦慮程度卻仍偏高,如同桌共餐(43.5%焦慮)、共用浴室(58.5%焦慮),甚至得知前一位就醫者為感染者時焦慮感更提升至近7成(68.1%),反應國人仍對於愛滋帶有迷思與恐懼。但由調查中可發現,一旦了解國際共識U=U後,有4成5的民眾可化解恐懼,顯示U=U不僅為愛滋治療領域的重大里程碑,亦有助於改善社會對於感染者之誤解與對立。

認知愛滋非飛沫傳染 但同桌吃飯焦慮比卻飆升至4成

台灣露徳協會副秘書長古佳蓓表示,愛滋認知問卷過去國內進行過很多次,本次調查為跳脫以往的形式,特別設計各式日常生活情境的模擬題,以真實了解民眾與感染者相處時的焦慮程度。調查結果發現,民眾對傳染途徑認知有進步但仍存在誤解,包括近3成認為蚊蟲叮咬具感染力、2成3認為捐血為過去常見感染原因、1成6認為愛滋為飛沫傳染等;且雖對傳染途徑認知提升,但在情境題中飛沫傳染途徑的同桌共餐、打噴嚏等情況,焦慮程度卻背離認知,上升至3~4成,親吻更是提高至8成4。

大多數民眾雖多了解愛滋無法經飛沫傳染,但轉換成實際情境時焦慮比例卻提升,反應心理層面仍隱藏擔憂。臺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陳威圻分析,這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人從未接觸過感染者,對於不熟悉的事物帶有戒慎恐懼之心,這本是人之常情。但其實,同學、同事及朋友間常見的社交活動,都沒有感染的風險,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林錫勳醫師表示,包括唾液、汗水與排泄物都沒有感染力,至今亦從未有透過唾液、汗水、排泄物等接觸導致感染的案例;而蚊蟲叮咬時極微量血液亦不足以傳播病毒,且蚊子吸血是單向的,所以無傳染可能性。

研究實證U=U 疾病認同大幅提升達9成

醫師林錫勳解釋,愛滋病毒傳播的風險與感染者血中病毒量高度相關,而U=U就是指穩定接受抗病毒療法的愛滋感染者,其血液中的病毒量若持續六個月以上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時,其透過性行為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的機率為零。U=U的結論是基於實證醫學並受到多個大型、高品質、前瞻性的臨床研究所支持,林錫勳醫師強調,在實證醫學中,機率是零,所以甚至曾有人打趣地說一位「病毒量測不到」的感染者要將病毒傳染給性伴侶的機率比被雷打到的機率還要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