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基金會的補助,讓小琳重新思考博士論文方向,審視自己的人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在基金會的鼓勵下,使她體悟到自己身為榮眷第二代,將榮民文化傳承下去,正是她的使命。於是她再度打起精神,回到美麗的故鄉,繼續進行田野調查與社會學研究,希望能好好完成這篇論文,將自己的故事,向世人娓娓道來,不辜負任何在過程中幫助、提點過她的人,讓榮民文化順利傳承下去。
未來在小琳完成論文的過程中,榮民榮眷基金將會扮演重要角色。由於補助款都是榮民前輩們省吃儉用,存下來的費用,再將之捐出,希望能為國家培育人才,因此基金會也希望每位獲得補助的學生,都能心存感激,等到將來有所成就時,也能回饋社會,將這樣的精神繼續延續下去。
綿延不絕的榮民精神
一直以來,小琳相當感激基金會所給予的幫助,使她能無後顧之憂,專心做好論文研究。基金會秘書長也向她說明基金會的理念為『照顧榮民子女,使他們有更好的教育機會,並在將來回饋給社會。』聽完這些,小琳內心感動不已。起初再次回到家鄉時,她有種莫名的近鄉情怯的心情,受到基金會的鼓勵與肯定後,使她獲得滿滿能量與勇氣,將忠義村的每一幕風景,每個角落的回憶,用心感受後再寫入論文中。即使人們總說時間會帶走一切,但她相信怎麼樣都帶不走這裡曾經發生的美好回憶,對於土生土長的眷村孩子來說,能將當初的文化保留,不被世人遺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內心細膩的小琳,在經歷許多人生的高低起伏後,擁有不同的體悟。希望能勇敢肩負起榮民文化傳承的責任,將自身於眷村發生的故事,用她獨特、溫柔的語言記錄下來。也希望能將基金會的恩惠,將之化為更好的回報,讓眾人皆能知道與了解過去在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的歷史足跡。她也相信,榮民後代會一起努力,並藉由榮民榮眷基金會的幫助,在世界每個角落發光發熱。
小琳不會只是單一案例,在榮民榮眷基金會中,有許多和她一樣,獲得幫助後持續努力、奮鬥的人,等自己有能力時,也會回來捐獻給基金會,幫助更多人。如此源源不絕的良好循環,使社會生意盎然,許多人因而得到幫助,也讓他們的生命獲得圓滿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