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餘舉辦「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暨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面對過度依賴化石燃料、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極端氣候的各種衝擊,走過近百年歷史的永豐餘企業,特成立「永豐餘學院」,以「醣」經濟為核心,建立一個科學、技術和產業共榮共好的平台,以Low carbon(低碳)、Low energy(低耗能)、De-fossil(去石化)三大目標,致力於能源、材料和數位三大領域的研究開發與創新。並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學術機構和產業,透過跨國、跨界、跨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同為氣候和環境的挑戰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
永豐餘學院院長由永豐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出任,執行長則由永豐餘投控永續長黃鯤雄擔綱,並邀集E Ink創新長Michael McCreary、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科學顧問蔡娟娟、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陳信文、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名譽教授顏溪成及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楊長謀教授組成諮詢委員會,提供專業意見,協助團隊成員據以做出對地球友善的最佳決策。
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表示,石油時代之前,人類本以森林和農業為主要資源,工業化開始帶來了碳排放和碳足跡,反之,農林業則是固碳和降低碳足跡的產業。永豐餘以農業起家、造紙奠定基礎,並在造紙過程中從種植經濟森林、製漿造紙到餘料再利用,逐步完成了農廢循環、紙循環、水循環、生質能循環和碳循環的五大全循環,追本溯源其實都與「醣」類息息相關。面對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回歸自然,重新認識「醣」類對人、萬物與生存環境的無可取代性。透過光合作用的「醣」,其固碳的量能以及可再生性,將可以取代化石燃料成為新解方。這也正是COP26會議中提出的未來方向,『森林在對抗氣候變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樹木是天然的碳捕捉和碳儲存的媒介,永續的林業及木製產品,在大量的種樹過程中可增加碳儲存。用木製產品可替換其他高二氧化碳排放材料,從樹木到變成木頭相關產品的整個週期都能固碳1。』
何壽川進一步解釋,光合作用讓森林植物以二氧化碳為原料,藉由陽光和水轉化成氧氣和醣,以「醣」為主的化學形式,將碳與能量做良好的固定與儲存。造紙的原料是木頭裡的纖維素,纖維素裡頭的「醣」類可固碳,因此紙是「固碳」的載體;農林裡的「醣」,豐富的含量與可再生性,則足與世界化石燃料蘊藏量相抗衡,藉由有機化學的改質,纖維素可以成為我們在食衣住行中可使用的各式材料,並且可循環回收再利用,是替代石化材料的不二之選。因此永豐餘學院邀集國內外學者專家,匯聚眾人智慧,在永續發展的理念下,重現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平衡,以「醣」為能源及材料的基礎,發展創新技術,達到創造能源、減少碳排放、固碳的三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