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地種下溫暖與希望:一段由都會到原鄉青年實踐夢想的旅程

2025-01-24 14:45

? 人氣

鍾汯佑由台北移居花蓮創業,並將原住民部落代的植物知識融入產品中。(圖/蒔煦文化創意提供)

鍾汯佑由台北移居花蓮創業,並將原住民部落代的植物知識融入產品中。(圖/蒔煦文化創意提供)

「蒔」的意思是耕種,「煦」則代表溫暖的日照,「蒔煦」想傳遞的便是為大地種下溫暖和希望,是鍾汯佑離開台北,移居花蓮,所設立的公司名稱。花蓮並非他的故鄉,只是畢業後在職場上所累積的壓力,卻被這片土地療癒釋放了,在三十歲之際,決定走進山林,走進田園,走進花蓮的部落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鍾汯佑曾經在台北101大樓中的外商工作。由於大學時沒有修習教育學程,因此無法實現到偏鄉當老師的願望,然而他仍相信自己能夠在偏鄉做些社會工作,他辭去外商,應徵家扶中心,也因此來到花蓮擔任社福組織的公關,負責採訪報導、資源連結及募款行銷。在家扶中心的工作,使他接觸到部落社區的人群,和他們產生了共情,了解了部落在農業上的困難點。當時部落的長輩主動聯繫他,希望他能夠協助行銷野菜和香料。

2022年,他在花蓮成立了蒔煦,推出野菜箱、復育原生香料植物,並將部落長輩代代相傳的植物知識融入產品開發中,這,也是他想要對這片土地所付出的熱情。「希望以共好循環的商業模式,為花蓮部落帶來改變,創造地方的原鄉經濟。」提到創業初衷,鍾汯佑如是說。

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

鍾汯佑的創業夥伴之一是他在家扶時的同事,來自花蓮的部落,因此創業初期,他們便深入花蓮部落,與部落中的長輩合作種植原生香料,並透過教育工作坊傳承技術給年輕一代。如果說部落耆老的所擁有文化智慧,以及山林裡所生長的原生植物,是這片土地上不可多得的寶藏,那麼蒔煦就像是發掘潛力寶藏獵人,也像是將寶石精雕細琢,賦予更高價值的匠人。

雖有好山好水,但花蓮位處東部,沒有中央山脈作為屏障,每到颱風季便暴露在強風驟雨的威脅中。

「這一區很多是蜜源植物⋯⋯」「這個是鹽膚木,以前被當作野生的鹽巴⋯⋯」「這個是七葉埔姜,它的味道非常鮮明⋯⋯」「這是楓香,是山上大型的喬木⋯⋯」走進蒔煦在山腳的香料基地,鍾汯佑介紹每一株原生植物的特性和香味時如數家珍。這些是台灣原生種的香料植物,蒔煦用了很多的心力研發,克服採集、蒸餾上的困難,提高它們更多的應用價值。

這個復育基地是為了因應極端氣候對原生植物栽種的挑戰而生,許多植物原本生長在花蓮的山林中,對於地震與風災的威脅無法即時應變。蒔煦試著將這些植物移植到山腳,如此一來,部落的長輩們不用冒著危險,在陡峭且遙遠的山林採收,特別是災後的土壤鬆動造成的交通危機。雖然產量必定會受影響,但至少可以穩定蒔煦的香氛與花草茶的供應。

即便如此,2024年的夏秋,台灣接連有強颱造訪,加之四月的花東大地震,即使部分的植物移植到山腳,天災所造成的損害還是很嚴重。然而,鍾汯佑好像已經學會原鄉部落的樂天知命,也累積了與大自然美好及威脅共存的智慧,他依然珍惜這片土地的價值以及良善的部落人們,他說:「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

蒔煦團隊透過頻繁參與市集展售,推廣所轉譯的花蓮原生香芬。(圖/蒔煦文化創意提供)
蒔煦團隊透過頻繁參與市集展售,推廣所轉譯的花蓮原生香芬。(圖/蒔煦文化創意提供)

人與土地的寶貴連結

一位部落長輩說:「以前山上馬告在盛產時,每次採收會上百斤,我們都要想辦法找人來收購。後來他們年輕人(蒔煦團隊)主動跟我說,可以收我們的馬告,幫我們賣,這替我們減輕了很多的壓力。」不只是責任收購香料原料,在此之前蒔煦已建立野菜箱平台,協助在偏鄉仰賴務農維生的家庭、長輩、婦女聯合銷售、拓展通路。

產品開發之外,蒔煦還透過產地食育活動,讓參與者認識在地野菜,並共同學習研發加工品與手工藝。同時,鍾汯佑與夥伴們還規劃了文化廚房,並且聘請部落長輩與婦女擔任文化講師,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部落文化、特色野菜知識以及家常料理。這樣交流模式與展示平台,不僅提升了合作農友的成就感,也在花蓮打造了一種結合生態保育、生產發展與生計改善的創新里山經濟模式。現在他們珍惜每一次市集展售的機會,盼望將所轉譯的花蓮原生香氣散播給更多人認識,讓原鄉文化與自然資源的光芒閃耀。

蒔煦的成長,離不開與土地以及部落長輩的互動。「七年前我來到花蓮,養病養傷,當時這片土地療癒了我。現在我也可以付出,默默地回饋給環境了。」一片豐饒大地,一位而立青年,所交織的故事擴張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