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問你:「你家多大?」你可能會回答我:「25坪」、「一房一廳」,或是說「永遠不夠大!」同樣的,如果我問你:「生活中有多少改變空間?」你可能會回答「還有很多空間」、「沒什麼空間」,或者「有很多可以改變的空間,但沒什麼空間做改變⋯⋯」
相信你也知道,因為捨不得浪費,因為覺得「某一天這個或許用得到」,所以選擇把某個物品保留在身邊,占據了生活空間;許多人逛書店,覺得「這本書挺有意思的,我有一天會看完」,買了一堆書回家後,卻只有時間看一小部分,下次去書店,依然故我,買了更多書回家。
再檢視一下你的衣櫃,裡頭滿滿捨不得丟的舊衣服,是否有一件是因為千年難逢的折扣,忍不住入手的新衣服?有另外一件,是「某一天在某個場合也許穿得上」的華麗衣服?結果,年復一年,這些衣服甚至連吊牌都沒拆。
當我們得到一個東西,會想像未來的用途,想像它可能在生活中發揮的價值,問題是,如果你沒有同時做好規劃,那就可能出現「潛力過剩」的狀態,環顧生活周遭,有許多沒用到、用了一半,或根本忘記擁有,每次整理房間才發現的「潛力」物品,最後變成遺憾,遺憾又捨不得丟棄,終於變成累贅。
累贅這麼多,未來進不來,因為你沒有空間,無論是收納空間、運作空間,或是思考空間。就像手機一樣,我們下載了一堆app,好像都覺得有用,但真正使用的就只有那麼幾個。
選擇一個家裡的小角落,最好是有一些你累積經年的雜物,搭配一個大紙箱,開始練習斷捨離。
我們做一個練習:請你找一個「尚未使用到,而有所遺憾的潛能物品」,譬如書架上的一本書,衣櫥裡的一件衣服,放在櫃子裡還沒用的一個家飾品――握在手上,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1. 「我真的愛它嗎?我對它有強烈的感覺嗎?」
2. 「我能不能給自己排出使用它的時間?」
3. 回答這兩個問題的同時,我們要開始擬定使用它的時間計畫;如果不再使用,可以送人?捐出去?或直接淘汰?
我們留在身邊,但未能夠使用或善用的物品,都是一個「未開發的潛能」,只要新東西一直進入生活,舊的東西就更難被看見;這些未開發的潛能不僅占據了我們的生活空間,更占據了心理空間,因為每一個未開發的潛能,都是一個懸念。
透過這樣的練習,我們要減少「懸念的牽掛」。
作家、企業講師、廣播主持人、資深音樂人和DJ。有濃厚文人家庭背景的劉軒從大學時期開始寫作,至今出版了13本書,從《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等敘事性散文集,到《Get Lucky! 助你好運 1+2》、《心理學如何幫助了我》等論述性心理學力作。他畢業於哈佛大學和哈佛教育學院研究所,在成長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相關領域受過深度學術訓練,近年來致力於將心理學「行動化」,並將積極心理學的實用觀念普及於社會。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三采《大腦衝浪:你只需要一點心理學,衝破人生僵局!》
責任編輯/陳憶慈
熱門新聞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