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慈說了「教育不是為了填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我認為現有的教育體制就是把學生當成水桶,盡可能地讓每個水桶裝滿水,試圖以量定出學生的價值高低,好像課程內容背得越多、考得越高,價值就提升,換言之,就是「以量決定價值」,但這不應該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教育所要點燃的那把火,是學生心中對於周遭世界、對於自我的好奇心與求知的慾望,無論是哪一個階段的教育,都應該以啟發學生興趣、潛能作為目的,透過教育的方式引領學生探索與嘗試挑戰,也透過教育讓學生有犯錯、進而學習的本錢,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培養自己的能力以追求自己的目標,甚至是專業。
然而,我並沒有完全否認成績作為篩選標準的必要性,畢竟一所大學為了做出錄取學生的決定,必須有一個最客觀的標準作為依據,而統一考試所得到的成績或許是現況下最適合的標準。
只是,即便成績在大學篩選的客觀標準中必須存在,成績也不應該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而職業貴賤不僅不應該以成績為區別,更不應該成為定義學生人生價值的憑藉。
結論性來說,我認為學生因為考出好成績而被肯定與報導並非全然的錯誤或不當,但若這樣的現象開始影響教育的進行、目的與方式時,如此的肯定與報導就不再純粹是學生努力付出所得到的回報,而是扭曲教育、壓迫學生、抹滅興趣的原因,就後者而言,是我們最應該正視與防杜的現象。
一個人的興趣與專業並非互相衝突,追求興趣與得到成就並非互斥,再退一步言,執著於興趣也不必然等於養不活自己。就如同一個愛打籃球的學生,教育對他來說不應該是剝奪他成為籃球選手夢想的工具與原因,而是應該成為支持他追求夢想的後盾,讓他有分析、嘗試挑戰與不害怕犯錯的勇氣。
別再把學生當水桶,別再嘗試以教育作為合理化填鴨教育、升學主義的藉口;把學生當成尚未被點燃的火把,透過教育,以各種方式尋求點燃火把的契機,而當火把點燃的那一刻,就會是學生憑藉教育所提供的空間,找尋到能引發自己心中熊熊興趣熱火的領域與事物,進而更加了解自我,也因此得以在自己喜愛的領域中耕耘、培養專業能力,從言,教育重的從來不應是教的「量」,而應該是其所能帶來的「質」有多少。
別再說讀文史哲畢業後要轉業,因為如果這些領域是一個人的興趣所在,只要願意耕耘,就會有得到收穫的可能與希望;別再說籃球員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也別再說當藝術家會養不活自己,並將這些話當作是要學生考好成績、追求升學主義的理由,因為升學主義不是教育的真諦,而教育的目的也從來不在此。
*作者為臺大雙主修法律系與哲學系三年級、臺大升學輔導種子計畫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