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阿美和艾瑞克是大學社團夥伴兼死黨,當年在校園裡常常看到三個人一起出沒,社團夥伴們暱稱他們為三隻小豬。
家裡開建設公司的小蔡畢業後在自家公司工作沒幾年就辭職在家炒股,阿美在台灣花旗工作兩年後去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唸了MBA,回國後進了一家電子大廠的投資管理室工作,艾瑞克當完兵後就去哥倫比亞大學唸了金融工程,畢業後在華爾街待了幾年,輾轉到香港一家私募基金工作。
一個陽光燦爛的週六午後,在參加完一個社團夥伴的喜宴後,睽違十六年首次湊齊的三隻小豬,逮住難得的機會在敦南誠品的星巴克咖啡續攤敘舊。本來在聊廢死的問題,但因為三個人很快就發現彼此在這個議題上立場一致,所以只好開始找其他話題,東拉西扯間不知不覺又回到本益比無限大的亞馬遜這個千年老梗。
小蔡各大財經雜誌每期必讀,但十篇分析有九篇被他罵是垃圾文;股市談話節目每天必看,但自認從不聽信名嘴。他主要的投資標的是台股,也玩一些期權。美股也看一些,但嫌開戶和轉帳麻煩,一直沒碰,但彭博社新聞和華爾街日報還是是多少有在讀一點。
小蔡劈頭就大批亞馬遜的投資人都是笨蛋,一家成立二十幾年,沒有一年有真正獲利的公司,竟然股價能夠節節高昇到六百美元,折合台幣一股快兩萬元,台股歷史上的股王了不起股價幾千元,美國人真的是神經病。
在科技大廠投管室裡跟著財務長工作多年,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的阿美掏出了智慧型手機,迅速地滑了幾下,畫面跳出亞馬遜的歷史股價走勢,用最委婉的口吻打斷了小蔡:其實美股面值沒有固定,股票又會分割或合併,所以股價彼此之間沒有什麼好比較的,要比就要比市值。亞馬遜現在市值是兩千九百億美元左右,相較之下,谷歌是五千兩百七十億美元,臉書是三千兩百八十億美元,阿里巴巴則是兩千億美元。
小蔡翻了翻白眼,阿美知道他又要提他當年做大立光賺了三千多萬台幣的事情,情急之下突然回想起在MBA課程中企業金融教授所教過的,不給小蔡有任何機會地立刻接著說:其實以亞馬遜這種每年營收都大幅成長,公司也很明顯一直做長期投資的公司,看淨利是不準的,因為每年投資在研發、行銷或固定資產的金額,雖然可能會有十年或二十年上的長期效果,但在會計上卻必須按照規則以有限年數攤提,所以預期成長越快,投資越多,攤提的成本就會提高。因此在成長放緩之前,淨利都會大幅受到折舊攤提影響,無法反應真正的營運表現。真正適合用來評估高成長公司的營運表現的,是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像亞馬遜這種一直投資未來的公司,EBITDA的趨勢一定可以告訴我們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