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觀點:台灣「國防軍」來了 黃埔精神沒了 國軍能戰!

2019-03-08 07:00

? 人氣

追溯「國防軍」一詞,可從扁政府時期,2003年9月27日,前國防部長湯曜明曾就國軍轉型,宣示要將國軍改為「國防軍」,同時以十年時間推動軍事院校整併為大學。乍聽之下,很難解釋國軍和國防軍有何不同?國防軍和國軍人力精進、整併軍事院校又有何干係?事實上,憲法以降的相關國防法規無一「國軍」之用語,均以「全國陸海空軍」稱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有人謂「國軍」始自黃埔建軍以來的「國民革命軍」,甚至一路上溯軍事史觀與傳承。但時至今日,國軍就是國家的軍隊,雖非法定名詞,卻是通用語言。因此,這不只是編輯用兩個字、三個字的問題,「國軍」這個詞其實很奇妙,用途很廣,不同時空用同一個詞竟然與時俱進。最初,「國軍」指的是「國民革命軍」;國共內戰,「國軍」又在新聞用語上成了國民黨軍。「國軍」轉進來台,中共把「國軍」從黨軍進一步貶抑成一人的軍隊,叫「蔣幫」,這兩年中性的稱呼則為「台軍」。至於隨民主化而晉入軍隊國家化後,「國軍」已經演化成國家或國民的軍隊了。統稱中華民國陸軍、中華民國海軍、中華民國空軍、一律都是「國軍」,豈不甚為順口?

國軍「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是保衛中華民國而戰!

陸軍官校內的蔣公銅像下寫著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及國旗剪影。(顏麟宇攝)
陸軍官校內的蔣公銅像下寫著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及國旗剪影。(資料照,顏麟宇攝)

蔡政府上台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以維持現狀行台獨主張,「國軍」長久以來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兩岸關係雪上加霜,士氣更是一厥不振。國軍募兵成效不彰,兵力目標未能達成,更直接調整兵力數字,以符現況。如今又火上澆油,提出「國軍更改國防軍」之說,惹來「國軍也來正名」、「與歷史傳承一刀兩斷」的非議,對國軍官兵中心思想的衝擊,值得觀察。

雖然大多數的國家軍隊沒有特殊稱呼,或稱謂漸不使用而遭遺忘,但衡諸歷史,軍隊更改名稱,小者為新使命投注士氣,大者被冠以重要歷史意義,「國軍」如果改為「國防軍」,人們不禁問,這個軍隊有什麼新的使命和責任要承擔?

當前國軍的使命:「國軍為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而戰,國軍為中華民國人民而戰」!現在更是「國軍為捍衛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保衛二千三百萬人民安全福祉而戰」!當前我們國家敵人到底是誰?今天我們必須嚴肅的認清一個事實,國軍就是要恪守中華民國的憲法,但絕不是為台獨而戰。身為國軍,大家要時時刻刻堅定「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信念,為捍衛台灣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保衛二千三百萬人民安全福祉而戰,這是攸關國家存亡大是大非的問題,絕對沒有任何可以妥協模糊的地方。因此,要認清當前我們國家的敵人到底是誰?認清楚才知道:你是為何而戰?你該為誰而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