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最終總共又追加投資了多少金額,可能得爬梳過去三年的樂天財報才能得知,但以$15.1B最後一輪估值來計算,樂天手上的13.05%價值高達將近$2B,這門生意肯定可以為樂天股東進帳不少。
話又說回來,最後一輪私募估值雖然高達$15.1B,但Lyft上市真的能夠達到這樣的估值嗎?
上圖是Lyft過去三年損益表,可以看到去年全年營收突破$2B,相較前一年成長超過100%。當然許多非金融專業的媒體都迫不及待地強調公司營運損失將近$1B,但就像所有超高速成長的平台式獨角獸新創一樣,單純看損益是意義有限的,要了解這門生意到底有沒有賺頭,要分析單位經濟。
在管理學上,評估單位經濟效益通常是採用邊際貢獻(contribution margin),事實上這也是Lyft在上市申請書自我分析時強調的關鍵數字。邊際貢獻和毛利率最大的不同,在於邊際貢獻只考慮變動成本,毛利率則包含了可以歸屬於銷貨成本在內的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率=(產品營收−產品變動成本)÷產品營收
以Lyft這類的乘車共享平台來說,產品營收很簡單,就是每段乘車費用的抽成。變動成本在我們的想像中應該是維持平台運作的伺服器費用為主,但Lyft上市申請書裡最先列出的成本卻是乘車共享業務的相關保險支出,接下來是支付系統的手續費(還記得本專欄過去分析Eventbrite上市案時點出的支付系統商機嗎?),然後才是伺服器費用。
所以Lyft到底花多少錢在保險費和支付系統上?關於這點公司並沒有直接講明,只說2017年相較於2016年營運成本增加的$380M之中,光保險費增額的部分就高達$201M,支付系統費用也高達$140M,等於其他(伺服器等)成本只增加了$39M。
2018年相較於2017年營運成本共增加了$584M,其中保險費增加了$319M,之支付系統費用稍微改善,只增加了$110M,剩下的金額中只有$75M的成本增加是歸屬於伺服器平台成本。
保險需求對於Lyft的營運衝擊也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來檢視,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負債(Liabilities)中保險準備金(Insurance Reserves)的項目在過去兩年從$377增加到$810M,增額高達$433M,這部分現金受限於保險法規需求,動彈不得,等於對公司的營運資本增加多一層壓力。
但儘管如此,Lyft過去三年共十二季的邊際貢獻率卻大致上是逐漸改善的,一路從最低的18.5%改善到現在的45.5%。公司宣稱這個改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隨著用戶數量抵達一個足夠巨大的規模,公司有更多的彈性來管理變動成本,形成營收增速比變動成本增速快的現象,促進了邊際貢獻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