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環團今(6)日召開記者會批2017到2018年,PM2.5的無效監測數據暴增,質疑環保署用運算模式美化空污值。對此,環保署回應是環團不了解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檢核目的在正確反映環境品質,表示「原始值與檢核結果皆可在環保署網頁查詢到」。
環保署表示,環團召開記者會質疑環保署「假數據 真空污」,是不了解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檢核目的在正確反映環境品質,也是數據品質保證的必要工作,並非我國獨有。
環保署說:「原始值與檢核結果皆可在環保署網頁查詢到」,指出不必以美化數據之偏狹觀點來看,也曲解環保署在確保監測數據能反映環境值求真求實的努力。
環保署以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為例,表示他國空氣品質接測數據統計分析代表訂定監測數據完整性比例,分別為75%、69%(1年365日中有250日有效日)、90%。環保署指出,台灣參照美國標準75%,2017、2018年PM2.5數據完整率(可用率%)已分別為98.05%、97.88%。
針對環團指出PM2.5數據缺值筆數過高,環保署則說,儀器雖然可以連續24小時運轉,但需要定期保養,同時也可能因跳電、豪大雨、儀器老舊等問題導致故障而缺值。
環保署表示,無效數據本來就不應供民眾參考,因此會運用儀器本身的除錯、人工確認、程式篩選等方式來避免錯誤監測結果,「才是空氣品質監測應有的專業做法,絕非如所想像曲解為美化數據」,環保署也指出,所有所有檢核的結果皆公開在環保署對外網頁供各界查詢檢視。
而環團指出橋頭站、林園站、有多個月PM2.5數據當月有高達98%的監測都遭人工檢核列為無效值。環保署表示,該2站儀器於查修時發現儀器控制環境條件異常,檢核回溯至問題發生時數據,故使無效數據期間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