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是台灣的空污季,環保署說明,秋冬空污多來自氣候導致擴散不佳,或是境外污染加成,不過對於這樣的說法,環團大多不埋單,特別是228連假期間西半部空氣品質指標一片紅,環團強調若非本土製造太多空氣污染物質,即便擴散條件不佳也不會產生這麼嚴重的污染。那麼全台空品最差的地方在哪裡?空污到底從何而來?
1年有超過3成的日子,高雄人都生活在AQI達到「橘色提醒」的空氣品質中
空污季中,又以中南部受到的影響為最,雖然環保署不斷強調空品逐年改善,紅害日數減半更在去年底提早達標,但若比較2017年與2018年,全台各縣市AQI(PSI)>100的日數比率(AQI: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PSI:空氣污染指標,Pollutant standards lndex),宜蘭、苗栗、台東、花蓮、澎湖、基隆、新竹市及連江縣等8縣市比率仍微幅上升,空氣品質不進反退。
2017年與2018年AQI(PSI)>100日數比率的前3名,分別是高雄市(35.68%)、嘉義市(35.07%)、南投縣(32.6%),以及高雄市(31.11%)、雲林縣(29.77%)、嘉義市(26.35%)。其中高雄市連續2年度拔得頭籌,1年有超過3成的日子,高雄人都生活在AQI達到「橘色提醒」的空氣品質中,亦即對敏感族群來說不健康;嘉義市也連續2年進入前3。
南部空污到底從哪裡來?
至於空污來源,環保署空保處表示,從我國PM2.5的污染來源貢獻量來看,境外污染源比率約佔35.1%,另外64.9%則來自境內;若進一步縮小範圍到中部以南,也就是在中部、雲嘉南、高屏3個空品區中,境外污染源影響比率約佔3到4成、其他來自境內,其中移動源、工業源最多分別佔了31.3%與35.4%。
但境外污染的比例是不是真有如環保署所稱的那麼高?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指出,環保署常宣稱受到境外空污的影響,但在高屏空品區AQI為「紅色警示」時,理應更靠近北方污染源的中部空品卻時常呈現「黃色普通」乃至於「綠色良好」等級,顯見真正加劇南部空污的應是中部以南的境內污染源。
以高雄市從去年12月1日到今年2月28日為例,環保署在高雄市的空品監測站,共有23天出現AQI達到「紅色警示」,空氣品質情況大多南北分明,其中僅有7天連帶中部空品區有一半以上的測站呈現「橘色提醒」。
若再輔以環保署每日發布的「空氣品質監測及預報快訊」,紅爆的23天內唯有4天確實提及境外污染物南下影響台灣,比率為17.3%,小於環保署推估的3到4成;更多時候只載明氣象造成空污擴散條件差,污染物積累、空品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