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13日公開證實,茲卡病毒(Zika)確實是導致「小頭畸形症」(microcephaly)和其他幾種出生缺陷的原因。這解答了美國與拉丁美洲地區許多懷孕及甫生產婦女的疑惑,但卻無助於解除她們心裡的恐懼。CDC表示,對懷孕婦女使用防蚊液、避免進入茲卡疫區的建議依舊不變。
去年以來,巴西的醫生們初步判定茲卡病毒與小頭畸形症的關聯,但不少專家認為,兩者之間不見得有確定的因果關係。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是 ,基於觀察和研究,茲卡病毒與小頭症之間存在「高度可能」的因果關係。
不過美國疾管中心主任佛里登(Tom Frieden)表示:「現在很清楚的是茲卡病毒會造成小頭症,我們已經不再有任何懷疑。」CDC也將開展進一步研究,以確定小頭症是否僅是「(茲卡)對大腦造成破壞性影響及其他發育問題的冰山一角」。
感染茲卡不一定會影響胎兒
美國疾管中心在最新一期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說,雖然這項研究回答了一個重要問題,但還有許多其他問題存在。像是茲卡病毒究竟會造成哪些缺陷;母親在孕期的不同階段感染病毒,導致胎兒出現缺陷的風險是否不同;還有哪些因素影響胎兒出現問題等。
報告強調,如同流行病學和醫學中的典型情況一樣,現有證據沒有一條是終局確定的。因支持證據日益增多,CDC才會確定茲卡病毒與胎兒出生缺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根據疾管中心的說法,這意味著女性在孕期感染茲卡病毒後,生出有缺陷孩子的「風險增加」,但不代表所有在孕期感染茲卡病毒的女性都將生出有缺陷的孩子。而對懷孕婦女使用防蚊液、不要到茲卡疫區旅行等建議,依舊不變。
症狀類似登革熱 大部分感染者並不嚴重
自去年以來,茲卡病毒在巴西等十多個南美國家持續肆虐,當地的新生兒小頭症與其他出生缺陷病例顯著增多。世界衛生組織今年2月宣佈這場疫情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傳染方式主要是人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經過約3至7天的潛伏期後開始發病。
茲卡病毒是黃病毒(黃病毒科、黃熱病毒屬)的一種,1947年從烏干達茲卡森林中的彌猴體內首次被分離出來,第一位被報導的人類感染者是在1954年的奈及利亞,首次群聚事件發生在1978年的印尼。台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依照我國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的資料,約25%的茲卡感染者會出現發燒、紅疹、頭痛、腹痛、關節痛、非化膿性或充血性結膜炎等,症狀與登革熱相似但較輕微,目前尚無對茲卡病毒的有效治療方法和疫苗,症狀持續約2到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