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會開議,市長陳菊進行施政報告指控:中央對北高勞健保欠款補助的不公;國民黨市議員陳麗娜則於財經部門質詢說:市府「欠債不還」、「賴皮」!真相如何?高雄市府會各說各話,中央卻從來不吭聲,讓百姓一團霧水!
陳麗娜14日上午在財經部門質詢指出,財政局長簡振澄公開表示高雄市是全國負債最高城市,顯然勿庸置疑,聽了令人很傷感。市長陳菊2月23日對外表示,中央對勞健保補助台北市比高雄市高出6倍;4月11日市政報告再說是9倍。一個月不到中央補助款少了3倍,令人詫異。
陳菊發言 前後有矛盾
陳菊對外發言都引用財政局的資料,才一個多月補助款就「少」了3倍!經她比對,發現兩次發言引用數據基礎不同。但此一「失言」,中央看到後心理一定不舒服,市民看到後也會認為中央太虧待高雄市,而出現情緒性發言。
陳麗娜說,中央補助勞健保費,是從101年7月起就非設籍直轄市勞工補助5成,由於台北市外來未設籍人口多,補助款當然高。在此之前,針對積欠勞健保費,市政府同意分5年償還,市府去年編了25億3千900萬元,但少繳了9億1千800萬元,這筆錢究竟花到那裡去了?今年應編32億3千萬元,卻只編2億多元。
陳菊目前口口聲要中央新政府重視南部,當然大家樂見陳市長為高雄市爭取更多補助,問題是有可能嗎?陳麗娜認為,市府不宜用「賴皮」的方式處理財政問題,老是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話,炮打中央向中央要錢,很沒志氣。希望市府能創造更多工機會,增加就業機會和稅收,才是治本之道。
中央以非設籍直轄市勞工計算 對高市不公平
財政局長簡振澄答詢表示,中央以非設籍直轄市勞工做為勞健保補助款依據,對高雄市很不公平,市府將向中央新政府爭取新的計算方式,說不定不用再還欠款。
高雄市政府長期以來都指控中央財政對高雄市不公平,市長陳菊於4月11日向議會進行施政報告時再指出,市府所規劃的高雄翻轉計畫,需要中央的政策與財政支持。過去中央的財政分配,對高雄非常不公平。
首先,中央政府對北高兩市勞健保費欠款的補助差很大。民國96到103年的勞健保欠款,中央補助台北市325億,只補助高雄市36億,相差達9倍之多!同一期間,台北市共自籌還款398億,高雄市雖然財政困難,也自籌還款339億,她任內共還了446億。中央聲稱高雄市目前還欠款270億。可是,如果高雄市得到與台北市同額的補助325億,高雄市的欠款不是早已還清了嗎?這件事情的不公平,由此可見。
陳菊指控,中央對北高勞健保欠款補助的不公,主要是因為馬總統將原本同等補助50%的原則,改為「只補助非設籍勞工」而獨厚台北市。台北市很多勞工來自新北市,補助就會很多。而高雄市多為在地勞工,補助就很少。但這個規定不適用於民國88年以前的欠費,那時中央對北高兩直轄市同樣補助50%。這個規定也不適用於民國101年7月之後,那時已經修法為中央全額補助。「非設籍」補助原則只適用民國89至101年之間,很明顯是因為「馬總統」要解決「馬市長」任內的勞健保欠費,結果讓高雄市損失重大。
即使101年修法後中央表面上全額負擔勞健保費用,卻從地方補助款扣回去。102年中央的一般性補助款從高雄扣除122億,只從台北扣除80億來負擔勞健保。高雄比台北多扣了42億元,平均每位市民比台北多負擔1千398元。
陳菊強調,新政府必須正視「非設籍」補助原則的不公平。只有北高同額補助勞健保費,才是公平的對待。
其次,必須加速修訂財劃法。縣市合併後,高雄市面積擴大為18倍,人口增加124萬。但合併後到現在,中央對大高雄的補助減少了818億,違背合併後財源只增不減的承諾,讓高雄市嘗盡了苦果。
陳菊表示,針對財劃法,高雄市一貫的訴求是: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財源中的所得稅收入提撥比例,行政院提出的修正版本是6%,並未顧及高雄在縣市合併後的財政困難,高雄市要求提高比例,釋出更多的財源給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