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第一大國巴西,發生撼動最高層的政壇大地震。巴西國會眾議院17日(台灣時間18日上午)進行表決投票,通過 針對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的彈劾案送交參議院。參議院81位參議員將在5月5日之前投票,以簡單多數決來決定是否接受此一彈劾案。目前各方普遍預期,彈劾案在參議院成案的機會非常高。
一旦成案,羅賽芙須強制離職至多180天,由副總統特梅爾(Michel Temer)代理總統職務。這段期間,參議院全體會議將在聯邦最高法院主持之下進行「審判」與最終表決,如果2/3議員(54席)支持彈劾案,羅賽芙將遭到罷黜,由特梅爾正式接任總統至本屆任期結束(2018年底)。
巴西眾議院513席,彈劾案成案門檻是2/3亦即342票。17日投票時,當贊成票來到342票,反對陣營歡聲雷動,執政黨勞工黨(PT)及其為數不多的盟友則是噓聲不斷。聚集在國會大廈外的群眾也是壁壘分明,歡呼聲與抗議聲此起彼落。
投票會議於巴西當地時間17日14時開始,各黨派代表首先進行長達4小時的言辭陳述。18時左右,到場的511名眾議員開始投票,最終以367票贊成、137票反對、7票棄權通過總統彈劾案。
巴西面積851萬5767平方公里,人口2億534萬,兩者都居世界第5,一度被列為「金磚國家」(BRICS)之一。然而隨著主要貿易對象中國近年經濟成長放緩,高度倚賴原物料出口的巴西經濟也快速衰退。另一方面,近年巴西政壇領導人物不分黨派、爭先恐後捲入貪腐醜聞,社會的對立分裂日益嚴重。
體育場內辦奧運 體育場外辦示威?
2016年里約奧運(Rio 2016)8月5日舉行開幕典禮,羅賽芙很可能無法主持。而且從8月5日到21日的奧運賽事期間,很可能也正逢參議院的彈劾總統大審,屆時支持與反對兩方勢力恐怕會上街示威拚場,甚至引發大規模動亂。
巴西國會上一回彈劾總統是在1992年12月,時任總統科洛爾(Fernando Collor de Mello)在參議院彈劾案成案之後、表決之前主動辭職,當時也是由副總統接任。科洛爾40歲時成為巴西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但很快就捲入貪腐醜聞,總統只當了2年9個月。
羅賽芙:推動彈劾形同發動政變
羅賽芙是因違反財政紀律而面臨彈劾,敵對陣營指控她2014年為了拚連任,以作假帳手法掩飾預算赤字,藉此擴張政府支出以爭取選民支持;羅賽芙及其支持者則反控敵營,推動彈劾形同發動「政變」。羅賽芙至今堅稱並未涉及不法,也絕對不會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