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再生能源前景,只好擁抱核能
堅信核能百分之百安全的仍是少數,大部分民眾看不到再生能源發展的前景與信心,只好擁抱「以核養綠」。經濟部自公投後的官方回應,大篇幅地圍繞在核能安全、經費與程序問題打轉。綠能同時做為非核減煤的解方卻甚少被提及,不穩定、不成熟、浪費錢的印象持續盤旋在民眾腦海中。
公投後,鬆綁的能源轉型時程又讓民眾感覺缺乏計畫:政府如何逐步減煤、如何回應台商回流的用電需求、如何使電價合理化……這些問題沒有被解決,復辟核能與燃煤的「以核養綠」、「核能減煤」或「重啟核四」就成為最終的想像與答案。
核廢料沒人收,怎麼等待未來?
不管是哪個機構的民調,都顯示若無法妥善處置核廢料,將降低民眾支持核電廠延役或重啟的意願。馬英九直接回應:「科技不斷進步,過去無法處理不代表現在仍舊無法處理。」擁核方的說法是,未來可以透過再處理技術,減少其體積至原來的5%,並可回收其中90%可利用的元素,繼續發電。
不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台灣不僅尚未取得該技術,當前乾貯設施無法獲得地方政府支持,以致無法興建或啟用,不論是室內與室外貯存都有問題,且反應爐內用過燃料棒無法退出更換,燃料池又幾乎插滿,造成電廠延役的路被堵死。(李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