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壓力好大,求誇!」中國網路的正能量風潮:群組裡只能誇人、不准噴人的「誇誇群」

2019-03-19 12:30

? 人氣

「誇誇群」近段時間成為中國高校學生中的新潮流。(BBC中文網)

「誇誇群」近段時間成為中國高校學生中的新潮流。(BBC中文網)

「最近壓力好大,求誇!」在中國河南一個擁有百餘人的聊天群裡,一名網友發出這條消息後不久便收到了如潮水般的回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壓力越大,說明你的能力要爆炸!」、「壓力就是前進的動力,說明您志存高遠,成功就在眼前!」

如果你認為這是某個在線的心理醫生社區,那就錯了。實際上,這是一個由數百名河南大學生加入的「誇誇群」,專門用來互相誇獎和安慰。

這樣的「誇誇群」近段時間成為中國高校學生中的新潮流。中國媒體報導稱,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各地十餘所高校都有類似人數眾多的微信群組。

「只能誇人」

復旦大學畢業生郝西哲是誇誇群的「資深群友」。他對BBC中文說,「誇誇群」的規則便是群內只能誇人。無論有網友說什麼,都會收到大家眼花繚亂的讚美。

郝西哲介紹說,「誇誇群」出現的時間並不長,大約在今年2月底陸續出現,但通過相互介紹發展迅速,現在僅復旦校內就至少有九個人數達到500人的「誇誇群」。

他表示,剛來的時候,因為不熟悉,群友們往往只根據頭像、暱稱、發言的打字風格進行「尬吹」,比如「打字區分大小寫體現細心」。但後來有些無聊後,「求安慰」的人也會說清楚自己遇到了什麼樣的事,群友們便會「對症下藥」。

「比如有人吐槽他總是打嗝,我就說人生最困難的事莫過於『打嗝』,因為這不是錢能解決的,最困難的事都能一笑而過還怕什麼,」郝西哲說。

據中國媒體《揚子晚報》報導,目前,上海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誇誇群」,其中西安交大的群成員更已達到1000人的上限。

除了上述網友自發建立的「誇誇群」,一些商家也看到了商機,開始提供收費的「誇人服務」。

BBC中文在電商平台「淘寶」上看到,有多個賣家正在提供「誇誇服務」。其中一家在商品介紹中寫道,該服務可以誇朋友,也可以誇愛人,僅需40元,便可誇一個小時,該商家短短一個月便銷售百餘次。

「好玩,這頓小語言各種狂誇,我喜歡的女孩都整的美滋滋了,」一名買家留言道。

「無厘頭」的群聊

網友「彩虹小白馬」來自上海。她對BBC中文說,自己在得知這種形式後,便與朋友建立了自己的「誇誇群」,幾天時間已有200多人加入,很多人進來後便拉親朋好友進來。

中國女孩
大部分中國年輕人使用微信進行在線聊天。

「現在網上有太多負能量,不管做什麼都有人來攻擊你,所以我想建這種群,我們的初衷就是『沙雕網友一家親』,」彩虹小白馬說。(「沙雕網友」是中國大陸的網絡詞匯,常被年輕網友用於自嘲傻或幼稚。)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教授曹培鑫對BBC中文說,「誇誇群」是現代化焦慮的產物。「很多人在學習和工作中,都被要求按照理性的規矩生活,而非理性和無厘頭的生活空間被不斷擠壓,誇誇群滿足了這種心理需求。」曹培鑫說。

但曹培鑫表示,與此前的一些搞怪群聊類似,「誇誇群」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很多人無法在其中獲得長期的新鮮感和滿足感。

在中國,類似「無厘頭」的群聊並非第一次出現。出了「誇誇群」之外,還有試圖在群裏「找罵」的「噴噴群」。去年6月,「對罵群」異軍突起,甚至成為中國主流媒體的關注對象。

所謂「對罵群」,群如其名,指兩方在微信群中根據某個主題進行互噴、對罵,而主題則非常廣泛,例如喜歡吃香菜的和不喜歡吃香菜的、偏愛吃肯德基的偏愛和吃麥當勞的等。

然而,郝西哲卻看法不同。他認為,「誇誇群」滿足的,是人們需要得到讚賞和安慰的「剛性需求」,可能長期存在下去。

「大家生活中是需要反饋的。有的事適合和朋友說,有的事適合和家人說,但還有的事與親朋好友說出來顯得矯情,找群友安慰反而是最好的方法,」郝西哲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