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特別以日本經濟「失落的十年」為例,引述日本野村總合研究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論點,強調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包括銀行部門在內,都在進行縮減資產負債表的動作,導致國內需求減少,為了提振經濟,日本政府只好一直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日本政府負債餘額佔GDP比率高達260%,居全球第一,政府赤字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顯示低成長、低利率、低物價現象,可能形成「結構性問題」。
楊金龍表示,在全球化資金自由移動的時代,世界各國的貨幣政策自主性與有效性都會降低,世界各國目前也都面臨「貨幣政策的困局」,台灣要刺激經濟成長,擺脫上述三低現象,絕對不能只靠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還必須配合「結構性調整」。
利差最低 台灣金融較於全球相對穩定
楊金龍表示,台灣長期低利率現象,導致銀行存放利差僅1.36%,如果從國際清算銀行(BIS)資料比較,台灣銀行業的利差環境,已經是最低的,從日本、歐洲與瑞士實施「負利率」結果,顯示長期低利率不利於金融業經營,所幸,台灣目前的銀行業獲利良好,去年銀行業獲利率從ROA(資產報酬率)、ROE(股權報酬率)來看,都比2017年要高,銀行的壞帳率與覆蓋率顯示銀行資產品質良好,顯示全球低利率環境下,台灣金融還相對穩健。
不過,長期的低利率環境,的確已經對台灣的實體經濟產生某種程度的扭曲,台灣企業超額儲蓄的結果,導致資金流向房地產部門。
房市預估溫和成長 央行仍提2關注要點
針對台灣房市,楊金龍表示,金融體系土地與建築融資,以及整體房屋市場,涉及到台灣金融穩定,若以不動產移轉棟數來看,去年與前年的移轉棟數雖比2016年增加,但成長幅度不大,因此,央行預測台灣房市將維持溫和成長,從金融機構的不動產融資問卷也可以看出,金融業對房貸市場持保守態度。
楊金龍表示,台灣豪宅交易到目前為止,成交量不大,銀行業對不動產的授信集中度也沒有往上,因此,央行對於都會區豪宅融資管制,仍將持審慎態度。
不過,楊金龍特別提到有二個問題比較關注,一個是海外資金回流,一個是台商因應中美貿易回台投資。
楊表示,海外資金回流如果投入實體經濟,對台灣經濟是好的,央行比較不會有顧慮,但如果無適當控管,流到房地產,將不利於金融穩定,因此央行會對豪宅融資持續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