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提出的印太戰略正成為新的外交熱點以及中美角力的新戰場,台灣在這一戰略中扮演的角色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3月19日召開記者會,宣佈台美雙方成立「印太民主治理諮商」(Indo-Pacific Democratic Governance Consultation)對話機制,並將之作為一年一度的台美合作平台。
台灣總統蔡英文出訪太平洋三島國前在社交網絡上表示,台灣和美國有堅實合作關係,台灣正式成為「印太地區」最重要民主伙伴之一。
蔡英文也談及美國及台灣共同設立的「印太民主治理諮商機制」,並將之視為重要外交進展。
台美雙方就印太戰略高調開展合作引發關注,有評論指出台灣正在深度加入美國的印太戰略,以抗衡中國。也有評論稱,印太戰略象徵意義更大,至今尚未看到美國對該區域進行大規模投入。
印太戰略是川普上台後始針對橫跨印度洋與太平洋(Indo Pacific)的廣袤區域提出的政治經濟戰略。在地緣上囊括了印度、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太平洋島嶼列國、日本、韓國與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其範圍和重心毫無疑問都在亞洲。
有評論指,台灣此刻加深和美國就印太戰略的合作,目的是聯手美國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
外交評論者、前台灣外交官劉仕傑表示,印太戰略是川普的國安新核心戰略。為此美國國安會還專門設立了負責大洋洲及印太安全的職位,由葛雷(Alexander Gray)出任主任。
劉仕傑評論,印太戰略針對的是一帶一路,台灣角色逐漸變得重要。他說,蔡英文總統正在大洋洲訪問。台灣跟中國的外交戰正在大洋洲上演,而川普國安團隊也在以印太安全戰略之名施加影響力。
然而,前台灣駐美副代表裘兆琳告訴BBC中文,台灣加入印太民主治理諮商,並非挑釁中國或抵抗一帶一路。
裘兆琳強調,美國與中國間有上百個對話機制,台灣也希望中美解決貿易摩擦,這樣「對三方都好」。
從具體職能上看,台灣加入的印太諮商機制,是為了和美國分享印太區域實踐民主的經驗,包含婦女參政,宗教與言論自由,或台美都有的困境,譬如政黨對抗引起的「議而不決」之國會窘境,並未直接指向「聯美抗中」。
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組長孔世傑(Jesse Curtis) 接受BBC中文採訪表示,美國一貫立場是希望兩岸可以繼續理性溝通,尋求共識。美國不樂見兩岸單方面地改變兩岸現狀。但孔世傑強調,台灣與美國的關係現在是最好的時刻。
裘兆琳稱,印太戰略亦未排除中國加入,但中國政府如果一直以冷戰思維和「零和」戰略孤立台灣,台灣反而會被逼與世界其他國家更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