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經濟領袖會議今年首度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召開,也首度出現「領袖宣言」難產的尷尬情況,關鍵就在於美國與中國兩大強權在貿易、南海、普世價值等議題上針鋒相對。美中升高對峙的態勢短期內難以降溫,因此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APEC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在美中「夾縫」之間要如何自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8日從巴紐回國,日本《共同社》報導。在14日起的一系列國際會議及個別會談中,安倍一方面與美國共同極力主張「自由開放的印度洋與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構想,呼籲各國合作;一方面也與美中貿易戰保持距離,表明擔憂保護主義抬頭,強調《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即美國退出後的新版TPP)的重要性。
15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東亞峰會上,安倍以不點名方式批評在南海加強軍事活動的中國,表示「嚴重關切與非軍事化相違背的動向」「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可能威脅該地區的各國利益」。16日出訪澳洲,安倍與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舉行會談,確認加強包括安全保障方面在內的合作。
17日,日本、美國與澳洲三國發表關於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基礎設施合作的「三邊夥伴關係」(Trilateral Partnership)聯合聲明。18日的APEC峰會上,安倍呼籲基礎設施援助必須確保開放性、透明性和對方國家的財政健全性,暗批中國「一帶一路」政策使許多國家淪入「債務陷阱」(debt trap)。
但是安倍18日也在APEC峰會上批評保護主義,表示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可能造成經濟混亂,再次敲響警鐘。安倍強調年內生效的CPTPP可成為21世紀貿易及投資規則的基礎,並且希望未來能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以推動區域內貿易和投資自由化。
今年10月安倍出訪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稱兩國關係「從競爭走向協調」。來到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士比港(Port Moresby),安倍並沒有與習近平舉行一對一會談,僅進行了「問候程度」(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語)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