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觀點:台灣人?中國人?身分認同的關鍵因素

2016-05-01 06:15

? 人氣

台灣人或中國人,你的身分認同是什麼?(資料照,陳明仁攝)

台灣人或中國人,你的身分認同是什麼?(資料照,陳明仁攝)

BBC在Facebook開了一個話題:你的身分和身分認同是什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全球化與本土政治、宗教、文化和社會諸多因素相較量之下,如何給自己和別人的身份定位?

雖然身份認同因人而異,背後的階級制度及社會價值觀會影響身份認同的抉擇。

許倬雲院士在《中國古代文化特質》一書比較中國古代文化與古希臘文化,認為:「希臘的城邦(Polis)……是由下而上凝聚集合的政治與經濟的共同體」、「周代是封建網的層級結構……只有周天子有完整的主權」。東方的社會階級是從上到下,西方社會則從下往上組成。

他在《中西文明的對照》一書談到:中、西思維中國文化關心人在人間和宇宙的秩序,歐洲文化關心自然。東方偏重人際間關係,西方偏重人與自然之關係。

東西文化對階級制度及社會價值的觀點有根本上的差異,我們可以從這兩個面向探討為何有人選擇台灣人?另外有人選擇中國人?

社會階級認同差異

東方文化把人歸類到不同的階級族群:中國有天子、諸侯、公卿、士大夫、庶民;日本有皇族、華族(公卿、諸侯)、士族(家臣、藩士、武士)和平民四民之分;印度種姓制度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及賤民。階級代表族群有尊卑高下之分,某群人比另一群人高貴、優秀。階級由世襲產生,階級高的後代,享受較好的資源及教育,更有機會比階級低的族群成功。

錢穆在《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裡面指出:「中國歷史上幹大事業的人物,盡寫成英雄性。好像中國歷史上一切好事、壞事,全都由這少數的幾個人幹出來。」中國歷史關注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背後功臣如商鞅、白起、霍去病、麒麟閣功臣、魏徵、淩煙閣功臣點綴而已。階級最高的人物,代表全體族群。

西方雖有皇家、貴族、平民之分,被人尊敬與否,還是偏重個人是否具備貴族精神及騎士精神及其成就,並非靠官位階級大小。亞歷山大、凱撒大帝、拿破崙固然為國家元首,但被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自身的功勳及魅力,而非皇帝地位。俾斯麥宰相、威靈頓公爵、凱末爾將軍、丘吉爾首相都憑他們的建樹被國人認可,他們的名望超過當時君主而長留史冊。族群的高下由成就決定,而非世襲決定。

Jacques-Louis David 繪製的拿破崙畫像。(取自維基百科)
亞歷山大、凱撒大帝及拿破崙雖是國家元首,但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自身的功勳及魅力,而非皇帝地位。圖為Jacques-Louis David 繪製的拿破崙畫像。(取自維基百科)

隨著民主化的潮流,世襲階級制度似乎已經消失。然而一般人還會按照種族、性別、地域、學歷、官位、財富、名校、獎項、知名度、工作性質等刻板印象,將人歸類為不同族群。今天我們用世家、門第、出身及派別來形容出身優秀的族群,東方文化還是存在族群優越感意識。

西方則維持按品德及成就區別人的高下,雖仍存在狹隘的種族、性別、地域歧視,但有平權法案避免特定族群遭受負面傷害,以保障其基本權利及平等待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