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開埠兩百年的歷史思辨:英國人萊佛士1819年登陸,帶來的是殖民壓迫還是現代化?

2019-03-25 12:00

? 人氣

新加坡正舉辦盛大慶祝活動,紀念英國殖民時期政治家萊佛士爵士登陸200年。但一些人對於紀念英國殖民者的做法感到不滿。(德國之聲)

新加坡正舉辦盛大慶祝活動,紀念英國殖民時期政治家萊佛士爵士登陸200年。但一些人對於紀念英國殖民者的做法感到不滿。(德國之聲)

英國殖民時期政治家斯坦福・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的白色大理石雕像佇立於新加坡河畔。1819年1月28日,萊佛士爵士在此登陸。200年後的今日,新加坡正舉辦盛大活動慶祝開埠200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系列特展、歷史巡遊之旅、燈光裝置藝術以及歌舞表演將貫穿整個年度,以紀念萊佛士登陸。他的到來改變了新加坡歷史,使其「從一個不起眼的漁村搖身一變成為重要港口以及現代化大都市」。但並非所有新加坡人都樂見一名英國殖民者如此受到愛戴和追捧。

25歲的新加坡人麥薩拉・阿爾賈魯(Mysara Aljaru)認為新加坡的開埠200年慶祝活動實際上是紀念殖民者及殖民主義。「無論說它是慶祝或紀念活動,實際上就是在歌頌壓迫者,這是非常值得商確的。」麥薩拉是新加坡國立大學(NUS)馬來研究所的一年級研究生。

1819年至1823年間,萊佛士前後共造訪新加坡三次,但總停留時間僅10個月。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新加坡成為英國在亞洲貿易的重要樞紐。

美化殖民統治

事實上,萊佛士的登陸對當時的居民而言並不值得歡慶。歷史紀錄顯示,英國殖民造成了當地陷入貧窮。不同種族被隔離在封閉區域,並被迫生活在非人道的環境中。勞動階層深受霍亂、天花、營養不良和鴉片成癮之苦。當時不少女性不得不以賣淫為生。根據新加坡歷史文物局(NHB)的記載,殖民時期妓女的生活「水深火熱」。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莊嘉穎指出:「殖民者的動機就是為了利益、取得控制並延伸權力,別無其他。在他們的想法中並不存在公平或利他主義。」印度和斯里蘭卡等英國前殖民地皆不斷批評過去殖民者對當地人的壓制及剝削,只有新加坡從未有過類似表態。

莊嘉穎表示,殖民時期得到好處的一群當地菁英分子及其後代子孫,在獨立後時期和新加坡建國後仍是掌舵者,他們與英國維持敦厚關系,因此大眾對殖民時期的批評聲有限。「結果,一些對殖民統治的敘述變得過於正面。」

感念恩惠

河畔的萊佛士雕像於1972年建立,顯示出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對英國殖民者的感恩戴德。自新加坡獨立建國以來,人民行動黨便一直執政至今。

對英國殖民帶來繁榮、和平及穩定的歌頌也深植於新加坡的中小學課本中。麥薩拉表示:「學校的歷史課本幾乎沒有關注英國人以外的現實情況。沒有提到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的生活,這些人對於新加坡現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確實,新加坡的歷史不只有殖民時期,還可追溯到更早之前。早在萊佛士登陸前,馬來人、爪哇人、布吉人、印度人和華人便已經是這個島嶼歷史的一部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