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個行為都是可以溝通的。王婉諭舉例,家裡地板是木地板,有次孩子把地板弄得濕答答,她很焦慮,但細問以後孩子說「因為玩具很髒,媽媽沒空洗把他洗乾淨」,這其實是一個體貼媽媽忙碌的善意出發點,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頑皮而已,這就是一個「理解」的過程。
「我自己對待小孩,希望他能思考判斷、理解他人、進而尊重自己,如果我能這樣對待小孩,他才能長成一個ok的大人。」王婉諭說。
只是有些家長未必能做到,有時候也會在路上看到一些爸媽對孩子賞巴掌、罰站,對此王婉諭說「尊重」並不等於「冷漠」,有些人會說要尊重爸媽教育方式、不要插手,但或許人們可以做更多──很多爸媽會對小孩施暴、情緒激動,是因為他們也沒有被承接住,情緒沒有出口,育兒過程家長們都知道是辛苦的,若這時旁人可以提供一點協助、例如暫時托育,也能讓家長喘口氣。
「教與不教,都是一種教」拒讓性教育成為禁忌 劉宗瑀:如果對很多議題都避而不談,孩子會不知道怎麼好好照顧自己
跟孩子的溝通當然也包括性教育。曾出版兒童性教育圖卡的醫師劉宗瑀說,她很常碰到的問題就是「怎麼跟小孩講他是怎麼來的」,有些孩子聽說自己是石頭蹦出來的會很好奇去看看哪塊石頭像爸媽,還有的小孩以為棉被蓋起來就會自動精卵結合,劉宗瑀自己則是看A片才知道事情真相。
「超震撼,原來精卵是這樣結合的,我怎麼沒想過呢?所以我立志要畫一個有性交畫面給小朋友看的性教育書。」劉宗瑀說,當時發佈圖卡後連親子天下的網站編輯都嚇到,點閱率驚人、正反面意見都有,但還是以正面意見為多。
劉宗瑀曾因性教育圖卡被網友恐嚇「出門要小心,要戴安全帽喔」,但她也有收到正向回應:「有些媽媽說,一次聊到陰道她就示範給女兒看,腿開開……我後來理解到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一環,每個家庭教育都有各自風格,沒有絕對好絕對壞,但會勾起畏懼的,是我們這一輩家長。」
上一輩家長對於性往往避而不談,對此劉宗瑀提醒,現在年輕一代的孩子可以接觸到的資訊量太大,家長管不了、封鎖不住,甚至有家長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飛機杯」:「孩子要卯起來不讓你知道,你是無法掌控他資訊來源的,連飛機杯在你眼前你都不知道了!……對於像白紙的小孩,我不希望再套上我們當年『這是錯的』,希望做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努力,小孩好奇心是永遠不可能停止的。」
劉宗瑀說,她在家都會跟孩子一起洗澡,雖然有些家長會避免、在孩子面前永遠穿著衣服,她個人覺得被看到也不會怎樣,更重要的是:「每天洗澡就是很好的機會,介紹是什麼部位,提醒孩子別人要經過你同意才可以幫你清潔照顧,每天這樣子做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