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高雅慧在一年前離開中國西安的丈夫和小孩,到烏干達授課,當時很多親友對她說不要去,因為非洲有「疾病和戰亂」。
但她說,「來了之後,改變了我對非洲的固有形像,當我回到中國,我會把非洲真實的一面告訴我在中國的朋友,希望改變他們對非洲的看法。」
王麗紅形容,這是雙贏的機會,她的目標是在2021年培訓100名中文老師,在全國50所學校授課。
她以中國學生學習英文了解美國為例子說,「我們學習他們的語言、明白他們的想法、認識他們的科技與技術,繼而我們可以自行發展。」
中非關係:殖民還是互惠互利?
中國近年在海外的舉動頻頻引發關注,從「一帶一路」倡議、對別國的資金援助及投資、到以發揮「軟實力」為目標的孔子學院,外界也認為中國有意擴大國際的影響力。
中烏兩國雖然過去經貿合作有深化,但有很大的貿易逆差。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3年烏干達從中國入口6.22億美元的貨品,4年後升至9.85億;但相對地,烏干達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則由2013年的7.19千萬美元,下跌至2017年3.34千萬美元。
烏干達經濟學家弗雷德・穆胡穆扎(Fred Muhumuza)一直研究中烏經貿增長,他質疑中國資助這些語言項目背後的動機,是什麼讓烏干達政府這麼支持。
「這是否中國的帝國主義?試圖奪去非洲資源、文化和語言?把所有人趕走?」他對BBC說。
但烏干達教育部發言人不認同這種說法,他說項目並非如此政治化,外國政府或組織支持教授個別語言並非不尋常。
非洲是中國對外關係其中一個重要部分,中國希望建立「緊密中非命運共同體」,大規模承包非洲基建工程、投資能源和礦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0月在北京招待了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中非論壇峰會,當時他承諾在未來三年,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援助,當中150億是無償援助、無息或優惠貸款,強調「不附帶政治條件」。
美國過去對非洲的投資援助並不多,但在習近平發表再度援助非洲之後兩個月,美國提升針對非洲的議程,發佈非洲戰略,矛頭直指中國。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批評,中國故意積極地在該地區投資,以獲得超越美國的競爭優勢 。他指責中國利用「賄賂」、「不透明的協議」和「債務戰略」手段控制非洲,並譴責中國企業腐敗橫行,不符合美國發展計劃所要求的環境和道德標凖。
中國一直否認在非洲的舉動是「殖民」,堅持這只是雙方互惠互利的合作。分析認為,美國長期忽略非洲戰略,加上西方國家對援助非洲有嚴格的要求,難以取代中國在當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