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與中非關係:從嫁到烏干達26年的一段愛情故事說起

2019-03-28 21:10

? 人氣

王麗紅教授中文的情況。(BBC中文網)

王麗紅教授中文的情況。(BBC中文網)

這是一個中非跨種族、跨地區的愛情故事,也是見證中國和烏干達關係發展的故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6年前,王麗紅遇上了在清華大學唸書的烏干達丈夫蘇瑪,兩人隨即相戀,但維持這段關係並不容易,因為那時候—甚至是現在,中國仍然有歧視黑人的情況。

王麗紅接受BBC非洲部記者卡特琳・比亞魯漢加(Catherine Byaruhanga)採訪時表示坦言, 「這就好像打仗一樣,當時,很多人認為我是隨便的女生,去跟一個黑人男生約會,但我知道他是一個非常誠懇的人,而且他有助人的心。」

1996年,兩人移居烏干達,育有三個小孩,他們可以用中文、英文和當地的烏干達語溝通。夫婦兩人在首都邊陲開設了魯揚子中學,並舉辦為期九個月的培訓課程,專門教授中學老師去學中文。兩人要把自己的學校,成為當地推廣普通話與中國文化的先鋒者。

BBC記者卡特琳・比亞魯漢加表示,兩人一起的時間,見證了中國與烏平達經濟關係增長龐大的日子,他們把握了這個機會。她稱,兩人是「中烏關係蓬勃發展的完美榜樣」。

Wang Li Hong Sooma (R) and Ayub Sooma (L) - archive shot
兩人26年前在清華大學相遇。

孔子學院資助

值得留意的是,兩人培訓老師的課程,是由北京政府透過孔子學院分包資助,王麗紅沒有透露具體資助金額。

她對BBC說,「中國政府資助來自中國的中文老師,他們的薪水和住宿,他們也會協助一些學生,提供他們食宿以及一些補貼。」

在非洲,大部分中文課程都是通過中國政府資助的孔子學院,2005年肯尼亞開設了該國首間孔子學院。根據中國新華社與漢辦資料,2018年非洲有約48間孔子學院,一年裏增加11間,現在有59間孔子學院,在烏干達則只有一家。

根據 中國漢辦2018年4月發表的新聞稿 ,這個王麗紅和丈夫的課程,是由中國漢辦以及烏干達教育部國家課程開發中心合作舉辦,名為「本土漢語教師封閉式強化培訓項目」,當時稱有來自烏干達各地中學約100名教師出席培訓。

但據BBC記者卡特琳・比亞魯漢加的報導, 這個課程首批只有30名畢業生,這些老師開始在全國其他學校教授中文。而在本年度,再有40多名老師報名參加。

這批準備當老師的學生要在九個月學會中文,除了流利溝通之外,還要具備授課能力,這並不容易,所以這個課程非常緊湊,學生們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8時開始,一路上課到晚上10時。

但許多烏干達老師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可以讓他們有更好的就業機會,以及到中國或是用華語的地方旅行時,也可以用中文交談。

Teachers on a course to learn Mandarin in Kampala, Uganda
約40名學生申請第二期課程。

而從中國到烏干達授課的老師,亦認為自己有所裨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