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小鎮診所的傳奇故事。「我在這,第一次看到病人的血糖數值,真是太開心了!」一位來自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護理人員張文曉,在宜蘭羅東鎮一家小診所,簡報她2週來的上課心得。
為何中國醫護人員,會不遠千里來台灣小鎮診所取經?
這家小診所,叫游能俊診所,位於宜蘭羅東車站旁,不看感冒、不打點滴,只看糖尿病;11年前,由院長游能俊創立,目前照顧的糖尿病人高達3,500位,是台灣單一醫生照顧糖尿病人數最多,也是糖尿病照顧比(醫護人員與病患人數比)最高的診所,是一般醫院的2倍多,一般醫院是一位衛教師照顧800~1,000人。
帶病友逛老街
吃吃喝喝中,教你算糖量
這家診所更連續8年得到國健署糖尿病品質卓越獎,是台灣獲獎最多的糖尿病診所。
中國是糖尿病大國,每10位成人就有一位糖尿病患,世界第一,為解決糖尿病患不斷增加的趨勢,中國的十二五、十三五計畫,均將糖尿病醫療產業列入計畫中。
3年前,游能俊開始和中國醫院合作,第一家合作的醫院是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騰訊,和瑞京有糖尿病醫療資源的合作關係,經由騰訊介紹,中國最大的線上醫療網丁香園,今年也來台參訪了這家診所。
游能俊的團隊能想出活潑的衛教方法,他創辦的「愛胰協會」,每年讓衛教師帶病人或家屬逛老街,病人、衛教師分別採購,衛教師再一一講解每種食物的糖量,讓病友計算一下食物的總糖量後,就不敢大口吃下不健康的食物。
這種方式,讓游能俊診所每月平均有1,300名病人就診,回診率高達95%,有5成的病人糖化血色素低於7%,均在一般醫療院所之上,才能年年得獎。
「要和病人維持一種『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係,」游能俊說。
報告不用等一週
流程簡化,30分鐘就揭曉
糖尿病人每次看診最重要的事,就是驗血,一般醫院驗完血,都要等一星期才能看到檢驗報告,這裡病人只要等2、30分鐘,就能看到報告;為縮短檢驗流程,他和檢驗單位合作,寧可多花成本,讓病人當天就能看報告,做到「差異化」服務。
那如何能讓病人「不會太黏」?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病人必須學會管理血糖數值的「良率」,才不會依賴醫生。
用數據控病情
多年資料庫讓療程更精準
因此10年前開業時就訓練病人用血糖機,記錄自己血糖數字,每次回診回報給醫生,有了客觀數字,醫生診斷精準,用藥也會精確,病人病情就會進步。
透過「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管理模式,讓診所病人高達3,500名,是開業時的3倍,但看診時間縮短為2全天3半天,其餘休診時間,游能俊投入「更重要的事」,即知識技術財的研發。
而多年努力建立的資料庫,更帶給他參與兩岸血糖產業的商機,如中國騰訊開發糖尿病的App「糖大夫」。
11年前剛開業時,前輩醫生來看他,提醒他:「你不看感冒?不吊點滴嗎?」他說:「不。」感冒是一般診所最大宗的病人,打點滴要自費,但他都不要。
從開業第一天,他就很清楚自己的市場在哪、價值在哪,「擁有知識技術財,才能永續經營,」他說。且一路專注其中,走到今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