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為「史上最高齡內閣」、具備「老、藍、男」特色的林全內閣,連民進黨自家人都不太看好,外界觀感更可想見。然而,蔡英文仍對新閣提出嚴格要求,要他們「一根螺絲都不可以鬆」,還要「三不」:不要因語言失當製造爭議、不要忘記謙卑、不要和社會脫節;「政府八年累積的公信力,可能比不上八秒鐘的失言」。很顯然,蔡英文要建立一個戰戰兢兢、不容犯錯的穩健政府。
林全內閣的籌組被媒體形容成一部「沈悶的小說」,不是迫不得已、勉強上場,就是過季商品、臨時拼湊。「蔡英文逐一展開產業之旅,大家還覺得有些政策節奏感,但當幾波人事逐週開獎之後,落差開始慢慢變大。」像這樣超齡、超黨派又理念模糊的新閣,既要符合蔡英文要求的穩健,又要承載蔡英文期許的「建立有效機制,因應既複雜又快速的時代」「認真面對來自公民團體的批評,把這些批評當做改革動力,而不是施政障礙」,會不會力不從心?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各政黨在旁看笑話)?會不會重蹈蔡英文說的「在光速時代駕駛牛車,就是現在政府給人民的印象」?
更何況「蔡林體制」面對無比艱困的局面。在經濟上是謝金河指出的「百年一遇的困經濟」(比現在的悶經濟更糟);是全球貿易量衰退,傳統產業找不到動能,有頼新政府推動「五大產業」。在社會上是世代正義問題嚴重、年金改革迫在眉睫,還要兌現蔡英文的「六大勞動政策」及其他種種承諾。在政治上是實現轉型正義刻不容緩,其嚴峻形勢一如蔡英文警告的:「我們只有一次機會。」「如果這次民進黨還是沒做好,台灣人民將對政治徹底失望,黨的改革理念也將功虧一簣。」這麼大艱困挑戰,這麼多改革議題,這麼高民間期待,「蔡林體制」光是應付這些,就有可能應接不暇,如果還要兩面作戰,是不是更將一事無成?
什麼是兩面作戰?內部改革如火如荼,兩岸關係卻烽火連天,這是兩面作戰。不當黨產處理日起有功,二二八及白色恐怖追究卻劍拔弩張,這也是兩面作戰。而新政府是可能發生兩面作戰的。其一、史上第一次綠營總統、國會、地方全拿,要他們,尤其是獨派不「積極有為」,幾乎不可能。其二、蔡英文各項承諾面面俱到,如兩岸關係主張「維持現狀」、「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但她又強調未來兩岸關係推動,必須基於「民主原則」和「普遍民意」。二者可能互相矛盾。因為前者有歷史性、持續性,後者具開創性、自決性。一旦處理不好,新政府不只可能陷於兩面作戰,甚至可能兩面不討好,雪上加霜。
兩岸問題如此,轉型正義問題也如此。凡事有輕重緩急,「重中之重」必須先做,亦即全國共識最大的先做,那就是造成過去現在未來最大不公平競爭的黨產。但獨派眼中不會只有黨產,他們可能像毛澤東發動文革前寫的詞句:「多少事,從來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文革的災難已經有目共睹,追討黨產如果與追究二二八及白色恐怖同時進行,又一發不可收拾,誰能保證文革式的內鬥不會發生?中共不會乘統獨大亂堂而皇之介入台灣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