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斌專文:如何與假新聞共處?現代公民必備的資訊抗體

2019-04-05 05:50

? 人氣

真假資訊滿天飛,注意力愈來愈稀薄的iPod世代,是接收更多新聞,還是更多垃圾?是擁有更多自由,還是失去更多選擇?(AP)

真假資訊滿天飛,注意力愈來愈稀薄的iPod世代,是接收更多新聞,還是更多垃圾?是擁有更多自由,還是失去更多選擇?(AP)

網路世代的「假新聞」,近年透過網路瘋傳、原始來源混亂、具有真實惡意的誤導訊息,對社會造成難以預期的更大衝擊。

「假新聞」是個含混、定義不清的熱門名詞。它的狹義定義是「新聞媒體單方面編造的虛構故事」,例如,台灣2005年的王育誠「腳尾飯」事件,這些新聞史上的造假事件,都曾引發社會震驚與譴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這些造假行為屬於媒體倫理範疇,相對容易辨識及咎責;反倒是近年網路流傳、原始來源混亂、具有真實惡意的誤導訊息,對社會造成難以預期的更大衝擊。所以,我們可以先釐清幾件事:

一、假新聞並非這時代獨有的現象;社群網路崛起後,廣義的假新聞有了全新生態、全新挑戰。

二、對於網路匿名捏造散布的訊息,已非傳統意義的「假新聞」,為避免混淆,國外政治傳播學者傾向稱之為「假資訊」。

三、以往,新聞機構仍扮演「代理、查核」的背書角色,假新聞的動機大多為贏取名聲、收視率或職位升遷。如今,由於出版與傳播門檻降低,網路假資訊的誘因多元且複雜,包括程式化廣告收益、政治動機、洩憤或惡作劇。

四、假資訊主要傳播管道是社群媒體,不再需要累積品牌信任,只需聳動的標題、迎合網友心理的情節,就能免費贏取病毒式傳布。

五、假資訊的來源往往並非單一,而且透過多方角色不斷折射,以2018年的大阪關西機場事件為例,主要傳播路徑大致循著「微博網友→中國官方媒體→PTT網友→台灣媒體→臉書→政治人物→台灣媒體→PTT及臉書→政治人物」,一路捲動擴大,像是熱帶低壓吸收海面熱氣,最後形成毀滅性的風暴。

此一過程,也可稱為「資訊共伴效應」,其中有惡意造謠,也有無心推手,兩者相遇結合,才會釀成巨大災害,因此,阻斷這些假資訊的循環生成鏈,才能有效減輕它們的社會衝擊。

科技社會學者波依德(danah boyd)曾有深刻分析,讓我們清楚辨識假資訊如何崛起、如何作惡、如何防堵。她是一位備受敬重的年輕學者,專長是資訊科技的社會衝擊,近年尤其關注社群網站及新媒體,專門深潛分析數位資訊的生態危機。

2018年9月,在美國線上新聞協會邀請下,波依德剖析假資訊的傳散策略,以及有心人如何操縱主流媒體,她的一小時演講在美國新聞界投下深水炸彈,引發討論與反省。

社會學家波依德(danah boyd)
社會學家波依德(danah boyd)

波依德將具政治動機的假資訊創造者,稱之為「媒體操縱者」,進而分析他們的方法策略:

▎語言策略

刻意混淆「關聯性」與「因果」,例如,因為加州是偏向民主黨的票倉,就推論「加州矽谷的臉書及Google演算法,刻意對共和黨候選人不利」。這類主觀推論被心理學家稱為apophenia,不但充斥於各種陰謀論中,也可見於關西機場事件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