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註本公子文章的讀者應該已經註意到,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下行的通道。GDP增速逐年下跌,衰退的大趨勢已經難以阻擋。照目前下滑的速度,過不了幾年,中國的實際GDP將降到3%以下,與發達國家接近,然後達到停滯的狀態。
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區域差異、貧富差距、社會機制、民族矛盾、體制特點,只要經濟發展有絲毫停滯或接近停滯的趨勢,那就意味著會產生出大量的失業人口,將不可避免的引起社會和經濟大動蕩。
在動蕩來臨之際,除了極少數人以外,全國人民的生活都將受到巨大的沖擊。
不要再以為我危言聳聽。你去問問上一輩人就知道,中國歷史上最近的幾次大動蕩距離我們都不遙遠,我們父母和祖父母兩輩人都經歷過不止一次。你敢說,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難道歷史就一定不會重演嗎?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事實證明,這句話是中國千年以來顛樸不破的真理。
在我看來,雖然歷史的車輪難以阻擋,但是有一些災難並不是不可避免。中國GDP增速逐年下跌,也沒什麽大驚小怪的,只要我們控制得當。我相信中國的潛力,也相信中國人的創造力。
但是可悲的是,在我經過大量的調查和理性分析之後,我並沒有發現我們對中國模式進行過任何深刻反省和改革行動,所有人還沈浸在所謂「中國模式」的虛幻當中,甚至覺得替代歐美模式指日可待。
在這篇文章裏,我們就拿中國模式最典型的一個特點來探討:尋租(rent-seeking)。
在我眼裏,只要中國的尋租問題不能在制度上予以控制和解決,中國就不可能有偉大復興的機會,今天一切表面上的糊墻紙行為都毫無意義。
無論建多少「和諧號」,這個國家也沒有和諧;無論建多少「復興號」,這個國家也難以復興。
那麽,尋租到底是什麽東西?
按照經濟學家戈登·圖洛克(Gordon Tullock)的定義,尋租是指在沒有從事生產的情況下,既得利益通過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壟斷地位,從而獲取利潤的尋利活動。
毫不誇張的說,改革開放的30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就建立在尋租經濟體制上。所謂的中國模式,其實就是一種尋租模式。
尋租就像領航員,可以引領和帶動中國的起飛,但是不能一直陪著中國高速飛行。照目前領航員指揮的方向飛下去,越飛越低,還沒等到大家擔心的「硬著陸」,就已經撞上前面的山峰,同歸於盡,粉身碎骨了。
我的證據是,為了防止利益受損或拖延改革陣痛,中國經濟還在繼續依靠尋租體制,即使我們發現後者已經惡化成了一個制約中國經濟恢復健康的毒瘤。毒瘤的治療拖得越久,就越難攻克,隨時會引起各類並發癥,暴斃而亡,無藥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