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支付寶、微信來襲 台灣支付戰爭開打!錢包新革命 你準備好了嗎?

2016-05-07 20:20

? 人氣

日前,金管會提出電子支付5年倍增計畫,預計在5年內,要將現在僅占整體支付金額26%提升至52%。若以台灣民間消費約7兆元來估算,仍有約4兆多元是以現金支付,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如新加坡、韓國、香港和中國,都至少有超過半數比率。換句話說,台灣行動支付這塊市場大餅的潛在產值不僅高達數兆元,目前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玉山金控暨銀行總經理黃男州直指,台灣實體卡片支付環境太便利了,才無法激發出消費者和商家深切的需求。

舉例來說,有一個消費者興致勃勃地下載了App,向電信業者或銀行業者申請相對應的手機SIM卡和信用卡,但對他來說,一支手機還是無法暢通無阻,因為能用的場合並不多,出門還是必須帶錢包,這麼一來對消費者來說無法累積更便利的消費體驗,也影響到使用意願。

酷米移動傳媒執行長許世杰分析,沒有一家獨大或資源夠多的業者,願意或有足夠的財力去大量補貼通路,以及教育消費者。因此現在來看,縱使加入戰局的參賽選手多,卻都未成氣候,不到大一統的時代。像他自己的手機裡也裝了好幾個App,對於消費者來說,或者是觀望,但更多的是眼花撩亂。

看好! 下一個兆元產業
五年內由26%成長至52%

根據金管會統計,一五年的行動支付總額僅約六億元,這和VISA國際信用卡組織調查,台灣從一一年到一五年間,國人使用電子支付的規模約617億元台幣的數據相較,可說相差懸殊;國際著名信評機構穆迪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也提出,電子支付可促進消費、增加經濟成長和就業機會,愈多人使用電子支付產品的國家,對整體經濟成長的貢獻就愈大。

再來看市場較蓬勃發展的中國大陸,一五年約有3.6億名用戶曾使用過手機支付和轉帳,總額達到16.4兆元人民幣,約82兆元新台幣;美國Forrester公司則預測,美國行動支付金額在一九年將成長到1420億美元,包括丹麥、瑞典和澳洲等已開發國家,都競相投入行動支付。

根據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在今年一月進行的研究,大多數民眾的消費習慣依然是付現和刷卡,但值得注意的是,1200多份的有效樣本中,有兩成的人使用過行動支付,較前一年成長4倍,且有超過67%比率曾用QR Code的線上掃碼支付,其次是42%比率,採取NFC近端的感應式支付。

這項調查,同時也反映出國內產業發展的現況。目前,投入行動支付發展的業者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金融業者、電信業者、電子商務業者、社交通訊業者及遊戲業者。而這些玩家所採取的策略或有不同,有單槍匹馬自己打江山的、也有講求經濟效益與同業結盟的、也有集團資源加持當後盾的,視乎自身實力及目標而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