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經新聞連載「李登輝秘錄」第一部第4篇指出,總統府前國策顧問、1992年任總統李登輝密使與中國最高層接觸的曾永賢透露,台灣、中國及新加坡曾計畫合設航空公司。
李登輝秘錄第一部「虛虛實實的兩岸關係」的1至3篇指出,曾永賢於1992年底擔任李登輝的密使與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以及楊尚昆的部下之間建立極秘的管道。
今天刊載的第4篇一開始寫道,曾永賢說:「曾討論過中國、台灣以及新加坡合資成立航空公司的方案。」
中國、台灣與新加坡考慮合資成立航空公司的方案就是透過曾永賢與中國高層建立的極秘管道進行疏通的,但最終幻滅。
曾永賢表示,1994年年初他與中國方面的對口人士、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長葉選寧多次討論3方合資設立航空公司一事。
第3國「安全閥」 緩解兩岸緊繃關係
出資比例是中國、台灣各持45%,考慮總公司設在新加坡,新加坡持10%,這項3方合作的計畫,李登輝也同意。
曾永賢說:「或許是李總統認為台灣與中國合資設立航空公司可讓兩岸關係安定吧。」除了中國、台灣以外,也讓第3國新加坡加入的話,就有安全閥,可試著讓兩岸製造互信關係的開端。
星國提出資比增高 計畫胎死腹中
當時兩岸之間基於安全保障上的理由,禁止航空與船舶的直航,雙方往來只能經由香港,3方合資成立航空公司可能是想促成擴大人員往來與物流的「兩岸直航」計畫。
李登輝1994年5月16日訪問南非回程途中以專機加油為由,短暫停留無邦交的新加坡時,向新加坡總理吳作棟(1941年生)提出合資成立公司的計畫。
但是曾永賢說:「新加坡總理修正提案,希望出資比例是各持1/3。」台灣和中國都沒同意,因為擔心合資的總公司若登記在新加坡的話,就會被新加坡完全掌控,結果計畫胎死腹中。
「航空」變「海運」 李光耀回憶錄說法出入
上述與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1923至2015年)在2000年出版「李光耀回憶錄」(世界書局)所透露的稍有出入。
李登輝1994年5月訪問新加坡時,向吳作棟提案表示考慮設合資成立航空公司,這段經過是曾永賢的記憶。
但李光耀的回憶錄寫道,李登輝的提案是設「海運公司」,李光耀與吳作棟將計畫改為在海運公司之外,再加設航空公司,而且新加坡的出資比例提高,變成中國、台灣、新加坡3方均等。
曾永賢表示,李登輝贊成合資設公司的方案,但考慮到有困難的情況(在獲得中國同意之前),因此請新加坡協助解決問題。
新加坡或許是想發揮主導權,撮合中國與台灣。
對李登輝有不信任感 合資案江澤民沒同意
後來,吳作棟拿此方案訪問中國。1994年10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吳作棟與楊尚昆的接班人、1993年3月就任為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1926年生)會談,探詢江澤民的意願,但江澤民沒點頭。李光耀回憶錄中寫道,江澤民對吳作棟說:「很遺憾,這不妥當。」
台灣方面的密使曾永賢與中國方面的對口葉選寧已事先做了疏通,但重要的是國家主席江澤民在當時似乎基於兩個理由對李登輝有不信任感。
李登輝秘錄第一部「虛虛實實的兩岸關係」共有10篇,明天將刊登第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