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大戰可成台灣轉型契機?台灣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朱敬一9日晚間於清大演講,談及美中對抗議題,指出若台灣認為目前方向需要調整,則眼下的「亂局」也許正是能讓台灣趁勢調整的時機。另外面對現場陸生質疑中國並非唯一藉國家力量補助企業的國家,朱敬一也妙回,全球沒有一個民主國家能直接補助私人企業,自己若在國科會主委任內補助特定企業,現在早已在土城看守所。
美、中兩國雙方對抗態勢從去年引爆,至今仍未見消減跡象。朱敬一分析,美國指控中國透過非市場經濟、強迫移轉智財權、網路封鎖等手段取得優勢,但現行WTO框架已無法解決這些因經貿結構轉變所引發的貿易不公平問題。針對美中問題未來走勢,朱敬一分析,美、中雙方「要的東西、與抵抗的東西差太遠」,因此最終利益不見得以平均分配收場,也可能會造成劇烈轉變。
中美紛爭只有負面影響?朱敬一:亂局才是台灣調整契機
朱敬一表示,當美國杯葛中國製造2025,將破壞某個產業鏈的終端、進而影響中間的加值鏈,因此一定會對台灣有影響。他指出,台灣不太可能主導任何一方的策略,若能稍微扭轉某方戰略方向、讓其能稍微對台灣有利一點點「就要偷笑了」,因此台灣可考慮對此有所構思。
目前許多分析皆著眼於中美紛爭為台灣經貿帶來的不確定性、甚至衰退等負面影響,朱敬一則認為,表面上看來「兩隻大象吵架、老鼠一定遭殃」,但從另一角度來看,若局勢穩定,則台灣就較無調整、改變契機,反而亂局才是可能調整的機會。
朱敬一:若在國科會主委任內補助特定企業,現已在看守所
演講結束後也有陸生質疑朱敬一的論點,認為朱指中國補貼特定企業導致不公平競爭非正確說法,因為美國國防部也有對蘋果保證基礎生產量。朱敬一則回應,民主國家透過產學合作補助企業,時間點多落在育成階段,補助也多是針對普遍可適用的技術、或是基於風險分散概念,補助並不會直接與特定企業的未來利潤有所連結。「全球沒有民主國家能直接補助私人企業,」朱敬一也笑說,若自己在國科會主委任內這麼做,如今早已在土城看守所。
另外也有一名陸生反駁朱敬一,指朱對國家補助企業的反感態度「可能不正確」。他說,美國也曾在80年代「洗劫」日本半導體產業,且在國際社會中做出比補貼企業更「霸權」之事,朱卻避而不談。該名陸生稱,朱以相對第三方角度分析美中紛爭,但台灣不太可能以獨立自主身分參戰,因此詢問朱敬一是否認為台灣未來將與中國統一。朱敬一則待對方發言結束後,逕由下一位同學提問,未做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