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研究人員在菲律賓的山洞中發現了一支滅絶的人類物種,人類家族樹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分支。
這一發現出自菲律賓最大的島嶼呂宋島(Luzon),科學家們也將這個最新發現的物種稱作呂宋人(Homo luzonensis),生活在距今5萬到6.7萬年的時代。
從形體上看,呂宋人具有古老人類祖先及相對近期人類的混合特徵。BBC新聞網科技編輯保羅・林孔(Paul Rincon)報導稱,這種形體特徵意味著,早年或許有原始人的親屬從非洲離開,並一路來到東南亞,這種理論在之前並未被視為可能。
這一發現還表明,東南亞地區的人類進化或許非常複雜,在人類祖先到達時該地區可能已存在三到四個人類物種。小型的「霍比特人」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是其中之一,他們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存活了下來,一直存在到5萬年前。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克里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教授表示,他曾在2004年關於小型弗洛勒斯人的發現公布之後指出,發生在弗洛勒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實驗可能在該地區的多個島嶼上出現,而如今3000公里之外呂宋島上的發現「好像證明了」他的推論。
這一最新發現來自呂宋島北部卡亞俄洞穴(Callao Cave)。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刊登了這些標本的詳細信息。
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7萬年到5萬年前。它們共有13塊遺骸,分別是牙齒、手骨與足骨,以及部分股骨,至少來自三個成年及少年個體,在2007年該洞穴挖掘工作開始後被復原。
呂宋人與更近期的人類在形體上有相似之處,但它們的其他特徵可以追溯到200至4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直立行走的猿類生物以及人類家族的早期成員。
這些標本中的手指與腳趾骨是彎曲的,表明攀爬仍然是這個物種的重要活動。這種情況同樣適用於一些南方古猿。
林孔稱,如果與南方古猿相似的物種可以抵達東南亞,將會改變目前對人類族譜中誰先離開非洲的認知。
長久以來,直立人一直是大家認為的離開非洲家園的首個成員,時間大約在190萬年前。
鑒於呂宋島只能通過海路進入,這一發現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即人類物種是如何抵達這個島的?
在呂宋人之外,東南亞的諸多島嶼同時似乎還是另一人類物種丹尼索瓦人(Denisovan)的家園,而丹尼索瓦人在抵達這裡時似乎曾與智人(Homo sapiens)雜交。由於該地區尚未發現已知的丹尼索瓦人化石,這些證據是在對DNA進行分析後得出的。
有趣的是科學家們還認為,弗洛勒斯人身上出現的形體特徵可以讓人聯想到南方古猿。但也有研究人員認為,霍比特人是直立人(Homo erectus)的後裔,不過它們的一些解剖結構被還原後呈現的狀態更加原始。
加拿大湖首大學(Lakehead University)的馬修・托切里(Matthew Tocheri)沒有參與此次研究,但他在《自然》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雖然弗洛勒斯人與呂宋人同早期現代人類與南方古猿之間有相似性,但如果以獨立島嶼環境下的進化為由,用它們更接近人類祖先的解剖特徵來解釋這種相似性,這樣的推斷似乎「過於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