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參與國民黨內總統初選,據說他的決定獲得馬英九總統的支持,同時,因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親頒榮譽狀,而使他的「黨權」問題得以解套。果真如此,那真是「薑是老的辣」。在馬吳的支持下,郭台銘的參選,至少具有下列三點意義。第一,使國民黨回到初選制度化的軌道,讓其他已宣布參選的朱立倫和王金平,有公平參與競爭的機會。第二,讓韓國瑜能繼續坐鎮南台灣,也因高雄的勝選得來不易,使國民黨能夠繼續保護這片重要的藍天。第三,郭的參選決定,將使民進黨內「挺賴」者振振有詞,要求以初選來跟現任蔡英文總統一較高下,這會帶給「挺蔡」者很大的困擾。
當然,這是兩黨的家務事。我們關心的是,郭台銘投入選舉戰局,是否把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大選「拚經濟」的主軸。台灣幅員雖小,但也曾被《紐約時報》社論讚為「大到不容忽視」(too big to ignore),台灣能獲得如此成就,主要是因政治穩定所產生的和平紅利。時至今日,台灣在經濟上,已落至亞洲四小龍吊車尾的地步,這應歸咎於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在李登輝執政時期,因受到1996年台海危機的影響,使李憤而提出「戒急用忍」的政策。李的目的是要防止企業在大陸過度擴張投資,避免升高兩岸經貿風險,這使台灣付出經濟成長放緩的代價。李同時也提出「南向政策」,希望轉移台灣的對外經貿市場,但卻未能產生替代作用。
陳水扁上台後,為了因應台灣即將加入WTO,不但調整過去的戒急用忍政策,並且在對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上,採「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辦法。但因受到2005年中共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的影響,阿扁在2006年元旦講話中,立刻把對陸經貿政策改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使得台灣的經濟環境每況愈下。我們不希望台灣執政當局再犯同樣的錯誤。
遺憾的是,蔡英文政府目前的大陸政策,重點還是「講政治」,而非「講經濟」。例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日前之所以再度受到立法院的擱置,主要因為民進黨把重點放在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防範國民黨拋出的和平協議,以及反制對岸提出的兩治台灣方案主張。
美國在冷戰時期,對共黨國家採取「圍堵政策」(containment),但軍事手段並未達成目的,反而是運用經濟工具,採取所謂的「新圍堵政策」,收到極大的效果。例如,「馬歇爾計畫」不但使西歐國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廢墟中重建,也對東歐國家產生了外溢效應,有助於爾後的東歐民主化運動。一般認為,蘇聯的解體是經濟因素而非軍事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