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在花蓮南安瀑布附近發現的小黑熊,在政府民間公私單位合作下,經過9個月的照養及野化訓練,預計30日野放回花蓮野外棲地。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黃美秀表示,這是國內第一隻野放成功的台灣黑熊,是國內黑熊保育的新里程碑,然而救一隻小熊不難,讓台灣黑熊恢復族群數量不再瀕絕才困難,希望政府也要展現魄力,繼續投入黑熊保育。
去年7月,花蓮南安瀑布有一隻小熊和媽媽走散,林管處雖立即拉起封鎖線,然小熊原地等待10天,熊媽媽很可能受到遊客驚嚇,最終並未回去帶走小熊,後來小熊停止進食、營養流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最終決定先啟動救援,完成野外訓練後再野放到原棲地。
林務局今(23)日舉辦小熊回家記者會,黃美秀說,過去我國缺乏台灣黑熊數量的普查資料,估計應在300至600隻之間,也沒有進一步的保育計畫,南安小黑熊或許是山神送給台灣的禮物,在黑熊遭受媒體污名「兇猛、具攻擊性」時出現,告訴大家台灣黑熊本來的面貌,提醒大家台灣還有這麼惹人憐愛的生物在深山,「透過這隻小熊,把野生動物跟人類距離拉近了一大步。」
一開始小黑熊體重僅4公斤,十分瘦弱、還有嚴重貧血,經專家學者會議決定先行收容後,便送到台灣唯一有照養黑熊能力的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照顧、進行野化訓練。黃美秀形容,小黑熊十分聰明,爬樹、覓食完全沒問題,甚至剛進到特生中心時就會自己做窩,呼呼大睡。
「小熊來教導我們認識台灣黑熊」
黃美秀說,小黑熊很快就知道要把獵物叼到樹上吃、避免競爭,同時也會啃食雜草、嫩芽,習性與一般野外黑熊無異,「與其說我們在教小熊,其實是小熊來教導我們認識台灣黑熊,其實我們對熊一點也不了解。」野放前擔心小熊對人類產生依賴感,近期訓練員還特別用胡椒水測驗小熊的警戒心、警示小熊不要太靠近人類。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張富美表示,大家都稱這隻小黑熊「南安小妹子」,即將野放的心情彷彿嫁女兒一般不捨,從去年11月起協會為了小黑熊收容發起募資,目標300萬,在2403人的支持下成功募集400多萬,台灣黑熊數量不明、又有不少追蹤到的熊隻身體有殘缺,亟需公家單位的注意,未來協會也會努力調查台灣黑熊數量。
野保經費增至1.4億 調查5瀕絕動物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明,過去林務局的野保經費一年不到6000萬元,去年和今年提高到1.4億元,也開始針對5種瀕絕動物做族群調查,今年石虎花了3000萬、黑熊也會花800萬,另外還有水獺、山麻雀、櫻花鉤吻鮭,今年都會進行調查。
陳吉仲提到,以前台灣黑熊、石虎都是在淺山就可以看到的生物,如果繼續只顧經濟發展、忽視永續發展,國土山林被破壞,最後的代價一定由人類來承擔;當現在所有的政治人物都在講發大財時,他要問,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真的適合台灣嗎?「當這些野生動物是第一個受傷害時,第二個就是我們人類了。」